育人必先育己严秀丽当今社会,人们对于教育已不仅仅是用教学质量来衡量了,更关注的是教师的育人效果,一个教师是否能功成名就,归根到底在于他是否能成功育人,而教师育人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思想道德的教育两大方面,但是教师成功育人的前提必须是成功育己,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一个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我站在讲台前神采飞扬授课,我的学生则用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着我,随着我的思绪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但是,事实证明,梦与现实确实是两回事,在将近一年的教学生涯中,我始终无法淋漓尽致地把我所学所得传授给我的学生,无法让我的课堂展现完美,在课堂上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角落里出现刺眼的光线打断我的思路,让我不得不停下我的教学去维护课堂的和谐,由此我总结出一点:学生是复杂的,教授他们同样的知识却不能得到同样的效果,那是因为他们是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行为习惯,不同的思维方式,我若不能很好地掌握他们“为人”,那么我将无法顺利进行我的教学。但是,人各有“志”,有些学生热衷于学习,有些学生却迷恋游戏,为了“自由”,不惜浪费光阴、破坏书本、抵触老师和家长,如何教育这些特殊群体,使他们走到正常的人生轨道上来,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由此我想,我之所以对他们不能采取很好的对策,或许是我自身素质不够,我无法用我的语言、行动去教育、感化他们,要想把他们教育好,必须先把自己教育好。记得法国作家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也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我们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基于此感,我为自己的未来指定了一个方向:要求学生博学自己必须博闻,要求学生文明自己必须崇高,要求学生乐观自己必须快乐,要求学生友善自己必须和善,要求学生宽容自己必须胸怀坦荡这一年当中,我努力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一、育人于无形当中。为了让学生把字迹写得整齐而清楚,我时常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在教室里端正地书写钢笔字,这时总会引来一大群学生的围观:“哈哈,老师也在当学生,也写钢笔字呢!”“老师,你的字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啊,大小都一样,而且都不会歪掉?”“……”每每此时,我总会微笑着说:“老师像你们这么小的时候就开始练字了啊,写到现在都已经是习惯了呢,怎么写都不会歪掉。”“老师要是不抓紧时间练字,以后要是被你们赶上了怎么办啊?”有些学生听后会不可思议地说:“怎么可能啊,老师写得肯定比我们好!”但我发现也有些学生会窃窃私语:“快点快点,我们也去写字啦,以后也能写得像老师一样了!”二、坚持文明用语。不管课堂上还是课外,我从来不习惯用方言教育学生,对于很多老师来说,讲方言更能起到切实的教育效果,因为方言更加直接,方言当中很多词汇都可以一一对应到那些学生身上,但我却只会用普通话发泄我的不满,似乎讲了普通话,语言也变得高尚起来,不管我多么生气,我都不会用脏话骂学生,因为小学生很会模仿,我讲的一些不文雅的话将会冠冕堂皇地成为他们以后讽刺别人的理由。三、平等对待学生。学生当中好差参差不齐,有的学生活泼好动,独具慧根;有的学生遵纪守法却不会变通;有的学生反应迟钝,作业拖拉;也有的学生调皮捣蛋,无心向学。不管面对哪类学生,我都不会带有色眼镜看他们,对我来说,每位学生都有优缺点,好学生也有另人头疼的地方,差生也会有让人惊喜的地方。小亮曾是班里最让我头疼的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动作极慢,讲话声音极其细小三年级了几乎还不太会写字,写字似乎没有力气,本子上字迹模糊,我也曾狠狠责骂过他,但他似乎脑子也转得比较慢,对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