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堂新授课金世艳课堂是学校中最为平常、最为普遍、最小的细胞,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的场所,也不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场所,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有人把课堂教学归纳为这样五种类型:新授课、欣赏课、讲评课、复习课、综合课。其中,新授课是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就是一部电影的重头戏,如果设计、安排、驾驭的好,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我先说说一节新授课的一般模式,大致分为以下七个方面:(1)导入新课。成功的课堂开头,是师生建立感情的第一座桥梁,也是经营整个课堂气氛的第一道关卡。导入的功能主要在于使新旧学习任务之间能顺利的过渡衔接。这一环节应做好两方面的事情:一是上课伊始,运用新颖的刺激和引人入胜的活动,引导学生把注意指向新的学习课题,引导学生对课题的关注,使心理活动集中于要掌握的内容;二是利用学生熟知的素材把它作为“引子”过渡,找到新知识与学生旧有经验的“契合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做好学习的准备。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利用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兴趣为新授课做好铺垫。导入要做到简洁、精练、新颖,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出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具体而精确的体现了教学过程结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教师要明确重点、难点,提醒学生注意。(3)整体感知课文。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走进文本,感知文本的过程。学生通过读,对全文有个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一环节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充分感知,除了解决必要的字、词障碍外,最终达到能概括出读懂的内容,能提出疑惑的问题。一般安排默读或小声读,可以自读、听读、也可以采取分组阅读等形式。感知内容时一般不安排大声读,齐读。(4)设计与探究问题。这一环节也叫主题探究,就是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的探究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问题是核心,要呈现有利于探究的“有效问题”,为下文深入探究做准备。师生要针对学生疑惑的问题,结合重点内容,共同筛选、整理好探究问题(一般不过四条)。学习的形式是合作、探究,每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一起合作、探究完成。可以采用问答的方法,可以采用讨论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集体校对的方法,只要最终能解决问题均可。教师也要参与进来,并要适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5)教师点拨指导。教师既可在学生发言中点拨,也可以在进行小结时点拨。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在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发表意见,或根据问题的难易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来回答,并及时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6)学习效果反馈。这一环节也可叫做强化巩固。就是要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做中用、用中学。当然让学生回答课后的问题也是一项不错的练习。现行教材的课后问题设计的都比较的科学、合理,难度适合。通过口答、笔答等形式,很容易巩固所学知识和了解到学生学习的情况。通常利用五分钟左右完成,并且可以查缺补漏。(7)总结与提升。好的课堂教学,不仅应当有引人入胜的导入,还应有发人深思、余味无穷的结语。结课的功能表现在:a.对教学内容的梳理;b.促进知识的拓展,延伸和迁移,做好衔接和过渡;c.激发学习热情,鼓励探索创新。结课的好坏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标志。或归纳总结,突出重点或巧设悬念,引人深思;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等等,都会为这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模式只是我们教学中参照、借鉴的依据,不应成为束缚我们教学的枷锁。我们可以遵循模式但不惟模式,具体的情况灵活运用。在新课程理念下,上好一节课,应努力做到:1.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及归宿。在备课与上课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目标”,眼中只有“知识点”,应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及教学过程中“生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要重“过程和方法”的设计。教学中做到目标全面,三维目标和谐统一。2.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好课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