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王海娜摘要:“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也一直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学困生”依然存在,它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遇到的。因此“如何面对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也一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着力从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方面展开论述,提出了“转化学困生需要有信心;转化学困生需要有爱心;转化学困生需要有耐心;转化学困生需要有恒心”的观点。[关键词]:语文学困生;转化;信心;爱心;耐心;恒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理念。“让每一位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这也一直是每一位教师所追求的。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学困生”依然存在,它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遇到的。因此“如何面对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也一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学困生的成因有很多,有生理的、社会的、学校的及学生本人的等诸方面的因素。我觉得,不管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学困生,都有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发展的可能,甚至有些还能成为优等生。那如何转化学困生,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比较大的进步?我认为这需要我们当教师的要有信心、爱心、耐心和恒心,“四心”缺一不可。一、转化学困生需要有信心。现代研究表明,只要大脑发育正常,每个人的智力水平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就基础教育而言,应该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的发展水平之所以有差异,虽然会有智力因素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有健康的学生观: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不存在无可救药的学生;我们目前所面对的学困生都是可以有所转变的;我们要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要因为某位学生发展水平暂时滞后些而对其冷眼相待。要相信,只要处理得当,通过别人的帮助与学生自身的努力,他们都有成为优秀学生的可能,他们中的一部分有可能还将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人才。二、转化学困生需要有爱心。学困生一般在平时很少得到老师的关爱,得不到同学的尊重。他们能得到的是冷眼、是讽刺、是嘲笑,因而学习没有自信心,甚至有的会很自卑。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就得改变这种现状,要让他们平时能得到更多的关爱,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恢复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每个人都愿意多得赞许少得批评,都想得到别人的认同,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关注,在这方面,学困生尤其敏感。爱心可以使学困生产生亲切感,能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能帮助他们恢复学习的自信心。在学习和生活上,我们对待学困生不但不能冷眼相待,相反要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怀,要在情感上拉近距离,使他们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上有困难就主动找大家请教;我们还要及时并经常地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恢复他们的自尊;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使他们也经常获得一些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我们还要经常引导他们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使他们体会到知识的作用,发现自己的不足,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习动机。另外,我们还要经常与家长进行联系,使家长与老师配合,采取协调一致的教育措施。家长、老师还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白家长与老师的心意,使他们知道家长、老师都很关心自己,都希望自己能有所进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从而能更好的去学习。三、转化学困生需要有耐心。第一类学生,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对新知识、新事物接受慢,加上基础差,所以我们自己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能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时间去体验、思考、领悟,在对他们进行辅导时要特别耐心,特别细致,特别要注意保护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绝不能因为花的时间多而产生急躁情绪,伤害他们的自尊。在帮助他们补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向他们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还得使他们明白“笨鸟先飞”的道理,使他们在学习中能更勤奋,比别人更愿意多花时间去学习。第二类学生我们应把重点放在纠正他们的坏习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上。他们一旦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会很快升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