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蒋新玲【教材分析】本课从从地球的资源状况和在宇宙中的地位两方面,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人类活动范围很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又被不加节制的开采或随意损坏等方面,说明地球面临着自然资源的枯竭的威胁。用科学家研究的成果证明,当地球资源枯竭时,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本文语言朴实、流畅自然,清晰的说理,又饱含深情。尤其在表达方面,本文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的相关词语。(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通过调查地球的资源以及地球所受到污染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具备查找资料补充课文内容的能力。(3)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2、过程和方法:(1)通过各种方式朗读,探究式地学习,理解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原因。(2)通过对描写地球说明方法的学习,初步了解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1)以读激,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2)逐步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和合作探讨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地球上人类生活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在破坏资源了;为什么破坏了地球将别无去处。教学难点:如何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目前地球的面临的危机,从思想深处接受爱护环境的经验教育。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五年级学生的字词自学能力已经基本具备,他们可以通过查字典、工具书,问同学等多种方式自学大部分生字。(2)已经具备简单的概括能力,能用课文中的语句和自己的描述概括课文内容。(3)五年级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悟能力,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设想,只不过他们的环保意识还是潜意识,没有形成主动性。(4)能够收集初级的一些数据,并具有了简单的资料分析能力,但不完整、全面。【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查找矿产资源有哪些?收集有关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资料。学生查找月球、火星相关知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有个非常美丽的星球,它是太阳和月亮的朋友它的名字叫地球。(点击课件:欣赏太空行星运行的画面)我们人类祖祖辈辈就居住在这里,生活在这里……曾记得一位诗人说过:“所有的儿童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是地球的孩子。”因此,我们人类都亲切的称她为“地球——母亲!”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地球,走进这位人类的母亲,去倾听她的诉说。(板书:只有一个地球)【设计意图:联系时事,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营造宇宙空间的神秘氛围,既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直观、真实、具体地感受地球的美丽壮观,从而拉近了学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完课文,你心里有什么感想?2、沉痛、有点可惜;非常可惜;难过;讨厌破坏资源的人;伤心;可怕——心情很沉重,很复杂。3、课文中哪几行文字给了你这样的心情,把你的心情搞得复杂的句子给揪出来,用“~”划下来,轻轻读,静静问,为什么课文中的这几句话会给我这样的心情?三、精读感悟,品赏悟情过渡: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心情是怎样的?能跟大家说说吗?(一)研读“地球容易破碎1、第3自然段。(再生资源不加节制地开采)(1)第三段告诉我们,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是什么态度?(不加节制的开采)怎样的开采叫不加节制,说说你的理解。这让老师想起前不久在网上看到的资料,据科学家推算,依照现在的速度,煤再有100年左右将会完全枯竭。(板书:资源枯竭)你知道“枯竭”意味着什么吗?(2)作者面对这些残酷的现实,他在写这一段话的时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