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对待学生应当平等尊重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都有同样的思想与生存的权利。不管你出身于什么样的家庭,来自什么样的地方,你同其他人一样,都有着完全平等的人格,没有贵贱之分。对人性的这一认识,是我们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平的尊重学生的理论基础。美国杰出的思想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在教师诸多的品质中,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是最难能可贵的,平等地爱他们每一个人,使每一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和受到鼓舞是教师职业道德中最宝贵的财富。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理解与尊重学生。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成的都是尊严的戒律,师生关系往往是紧张而对立的。在这种状态下,怎么能让学生主动、愉悦的学习呢?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思想,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才能使他们“思绪万千、意念泉涌”。要想把课堂搞活,就一定要打破传统教学把学习囿于课堂、课本,囿于传教、训练的思想。照本宣科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把知识学“死”,把思维学“僵”,教学陷入脱离情感审美的怪圈。教师在听评课的时候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使自己和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同一个层面去学习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学生,我是否得到了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我的自尊心是否得到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