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提升技能以生为本轻松迎考2013年中考正向我们走来,紧张复习工作已经展开,自08年以来,除09年中考数学备受争议外,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好的命题传统没有改变,总体上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下面我结合启航学校初三数学备课组教师讨论的意见,从教师的角度来谈一下安徽中考试题的特点和中考复习的备考策略,供大家参考。一、安徽中考试题特点重点考查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和终身发展影响较大的知识与能力,不过份强调知识点的覆盖;在加强“双基”考查的同时,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题目大大减少,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运用,加强了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整合、运用信息的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三年试题存在以下几个突出特点:1、“9+1”现象和14题现象“9+1”现象即10道选择题总有一题较难,题号一般排在后三题中的一题。“14题现象”即填空题第4题较难,且近三年题型均为多项选择题。2、爱考查知识交汇点如两线关系爱考平行,特殊四边形爱考正方形、菱形三角形中爱考查特殊三角形(分别含300、450的直角三角形)。因为知识的交汇点概念内含较小、更能体现对知识的理解。3、核心内容年年考,重点内容轮流考年年考的内容有:科学计数法,二次函数,图形变换作图题,相似三角形,探索规律,解直角三角形应用题,幂的运算,分式运算,圆周角和圆心角等。轮流考最明显的是矩形菱形正方形轮流考,解方程解不等式轮流考。4、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试卷中对于方程及其应用,整式和分式的化简,圆,解直角三角形,图形转换,统计以及函数等中考重要知识,考察的都很基础,对于大部分考生来说,没有思维障碍,应该比较得心应手。对于有一定灵活性的解答题,也都设置了多个问题,由易到难,是学生能够分布入手解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水平。5、注重思想方法,关注初高中衔接试卷除了对于函数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都有必要的考查外,特别对分类思想考查的比较多,如2012年试卷的第10,17(2),21(3)题都有要考虑到两种或三种情况,考生有时不一定会考虑的很全面,在这方面常有丢分现象。这些数学思想也为学好高中数学打下了基础尤其是在高一的第一学期。函数和分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得尤为明显。6、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的考查试卷中有些题目没有直接呈现需要考查的知识点,而是将渗透在其他问题中,这就需要考生在解答时能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果想到的话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如果思维不能拓展的话,对于考生来说就变成永远的遗憾了。如2011年试卷的第22题,2012年试卷的第14、21(2)(3),23(3)题。7、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的考查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主动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侧率和办法。如2012年试卷第5、7、20、21、23、等试题分别涉及企业生产、小区绿化、家庭用水、商场促销、排球运动,这些素材都来自身边,源自生活,从试题的设计上考虑到了初中生的可理解性、可接受性、教育性和实用性。这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会同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实现生活数学化,数学生活化。二、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夯实数学基础知识。近年来中考数学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据统计基本题分占70%左右,即便是新题型也有不少是教科书中的例题、习题通过加工改造而成,所以在中考复习的第一阶段,应以教科书为蓝本。让学生掌握典型的例、习题,对例、习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通过对条件、结论、图形、表达式等变换,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2、以考题定复习,以考点定重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这么说虽然显得片面甚至极端,但从效率上对中考来说很有针对性与实用性。只有明确考点,才能把握我们复习的重点,避免平均使力泛泛而讲的现象。最能体现考点且最直观的参照就是考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