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引学生远离网络游戏随着网络的日益发展,网络游戏也悄然出现在中学生的生活当中,做为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和电子阅览室辅导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远离网络游戏,正确利用网络为生活和学习服务成为我们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学生玩网络游戏,从开始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网络,开始玩游戏的时间较早;一种是上初中之后自己不能继续严格要求自已,开始接触网络、玩游戏。我们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吃住在学校,所以平时学生去网吧的机会很少,能和网络接触只有微机课和少年宫活动时间。因此,上课时经常发现学生不自觉,在没完成任务的时候千方百计地摆脱教师的控制,寻找玩游戏的机会,甚至个别玩网络游戏上瘾的学生晚上归寝后千方百计到校外的网吧玩游戏,过度的玩游戏,轻的造成学生视力下降,学业荒废,重的将为误为歧途,走上不归路。学生玩网络游戏的心态总结起来主要有五种情况:一是好奇;二是逃避心理作怪,因为不能正确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把游戏作为宣泄情感、获得满足的一种替代品,沉迷游戏之中;三是不能抵御同学的不良影响。有熟悉的同学中在玩,自己不玩,觉得自己落伍了,或者受不了这帮玩的学生的故意冷落、诋毁、甚至孤立、打击,而开始迷失在游戏中;四是由于家庭原因,如父母在外由祖父母照顾,父母离异等原因,心理上感到空虚而上网玩游戏;五是叛逆心理在作怪。游戏本身的具有互动性、竞争性、刺激性、新鲜性等特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好奇心比较强,家庭、学校给他们带来的学习压力较大,大部分学生除了学习以外,课余生活单调,与社会接触少,这就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与幻想,而游戏正好满足了他们的这种需要。有些学生平时经常玩,甚至背着家长偷偷到网吧去玩,信息技术课的电脑环境给他们提供了条件,他们现在当然玩。针对以上原因,笔者结合自己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策略,并通过对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请教,借鉴相关理论,对学生玩网络游戏这一现象提出相应的策略。1、主题教育构建正确舆论导向学校利用集会、专题讲座、月末电影,通过反面典型教育学生,让他们深刻认识正确的使用网络才能发挥网络的作用,错误的使用网络会使人玩物丧志,荒费青春,造成学习下降、学业无成的严重后果。让学生了解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游戏方式、相应的诱惑,如早期的棋牌、桌球、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到以后的游戏机、电玩等等都能使学生入迷。只不过现在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从感知觉上更加直接、更加刺激。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从简单的线性思维向高级的辩证思维转化,个性品质逐渐趋于稳定,这个时期学生对不良事物的抵抗力并没有发展到相当程度,因此初中阶段应该回避网络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与电子阅览室活动时间,计算机教师要制定相关的课堂管理制度,使学生明白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又是不可以做的,并制定相应的违反制度的处罚措施,当然,教师要保证制度的执行,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对于机房给学生带来的可以玩游戏、上网、聊天等环境,教师一定要通过屏蔽、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1对学生的管理,减少学生下载、安装和运行游戏的机会,对于学生通过“禁用本地连接”、“拔掉网线”等摆脱教师控制的做法,教师一定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早制止学生这种行为。2、三力合一切断学生网络游戏瘾对于一些网络上瘾学业荒废的学生,我们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时要细心,以个别教育为主,忌讳在班级中对这样的学生集体进行批评。要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辅导,将落下的课程补起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对他们取得的一点进步,要马上进行鼓励。鼓励学生之间相互督促,不能歧视孤立这些学生。关键时刻老师、家长一定要有必要的提醒、批评,做好对他们长期细心教育的心理准备。如果孩子沉迷过深,适度的管理与约束非常必要的。据观察,学生玩游戏容易复发的时间是停止之后的一、二周时间,一、二月左右、半年左右,这些关键时间段家长、老师就应该给予学生特别的提醒与约束。对于这样的学生,还应该加强联合其它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