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圣诞节”半日活动方案班级:小班理念导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为此,我班提出了“快乐成长”的教育理念:坚持“游戏精神”,合理预设必须的集体教学,科学创设游戏区域,改进游戏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提供丰富的、适宜的、有层次性、主体领域与渗透性目标相融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随时参与,主动成长,教师在观察、支持中及时调整策略,“首选区”“重点观察区”以及“每个游戏区研究记录表”的运用真正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坚持“幼儿在前”,教师是孩子活动支持者、帮助者、促进者,随时看、听、思考以及抛出问题以了解孩子的需求,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帮助,力求变“高控”为“低控”,做到师幼互动、幼儿互动、与环境和材料互动,让孩子真正在自主参与活动中提升经验;坚持“家园合作”,家长参与孩子游戏、明星家长进校园、“金沙闪亮”活动、家园研讨等给予更多正能量,让《指南》真正落到实处。预设活动流程:时间:12月11日地点:小班教室7:40-8:30幼儿入园情绪愉快,有一定的自我归属感,主动完成自己的来园标识,做好值日生、气象角观察等,自主选择喜欢的材料开展活动。7:50-8:40晨锻、晨操、晨谈、自主盥洗晨锻:主要运动项目:1.竹梯、平衡木等:能在竹梯上保持平衡,能平稳通过。2.跨栏:能助跑跨跳过一定高度的障碍物。本周幼儿重点完成项目:平衡木教师观察指导。晨操:增加对一日活动的兴奋度,锻炼小肌肉群,发展身体协调和柔韧晨谈:我的小手真能干9:00-9:15集体活动:小班数学活动:图形宝宝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识,知道并能用语言描述各形状的简单特征。2.能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3.喜欢参加数学活动,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情绪体验。二、教学准备:1.方形、圆形、三角形卡片一张。2.三种形状的图形贴纸(与幼儿人数相同)。地上画有三个形状。3.各种形状的实物简笔画卡片人手一份。三个贴有形状贴纸的筐。4.日常活动中已分别认识过这三种图形。三、教学过程:(一)认识圆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简单特征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小二班来了几位图形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教师分别出示三个形状卡片,以形状朋友的口吻来自我介绍。(1)大家好,我是圆形,我的身体呀胖乎乎的,一个棱角也没有。你们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圆形的呢。(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非常高兴能和大家做朋友。(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条边,三个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吗?2.师: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自己,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请幼儿分别讲述三种形状的特征。如讲述有困难,教师可作适当的补充讲述)师: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朋友,好吗?(师生共同小结)(二)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1.为图形妈妈找家师:小朋友,图形朋友要回家了,咦,它们的家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帮它们找找我们先来告诉圆形朋友:“圆形朋友送到圆形的家”。让幼儿练习这句话。还有两个图形朋友请小朋友来帮帮忙。2.为图形孩子找家(1)师:图形朋友都回家了,可是它们发现它们的宝宝不见了,我们来帮它们找找然后把它们送回家。“找呀找呀找呀找,图形宝宝在哪里?”(2)师:找到了,原来躲在小朋友的椅子底下呢。我们来看看是谁呀?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它们应该是谁的孩子呢?请小朋友象刚才送图形妈妈回家时一样说一句好听的话告诉它们再把它们送回家。(3)幼儿送图形孩子回家,老师提醒幼儿边送边说一句话。3.验证:图形孩子找到自己的家了吗?(1)集体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圆形妈妈的家是不是都住着圆形宝宝?如发现有不同的形状让幼儿一起观察并纠正。(2)小组验证:三角形妈妈的家请弟弟朋友去检查;正方形妈妈的家请妹妹朋友去检查。(三)游戏:找朋友(1)师:图形妈妈说,请小二班的小朋友也来做它们的孩子。那你们喜欢做什么形状的孩子呢?黑板上有各种形状的贴纸,请小朋友自己来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形状贴纸贴在胸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