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运用教材,让计算机教学更精彩[论文摘要]计算机教材是从事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要能够用创造性的方法运用教材,教活教材,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创新型技术人才。本文结合多年计算机教学心得,通过大量教学案例分析,对创造性运用教材的具体方法等,做了一些探讨。[关键词]创造性计算机教材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材是从事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基本资源,它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在教学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优秀的教材,不仅给教师的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带来便利,而且为保障取得优异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一、目前计算机教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显示,一个非常普遍的情况是,尽管目前计算机教材种类繁多且其中不乏质量上乘之作,但是大量计算机教师,仍然常常为没有“既适合教师教又适合学生学”的理想教材而苦恼。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三点:一是计算机教材内容不稳定,由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新思想、新技术、新方法等不断涌现,导致每年新教材不断推出,内容不断变化,给教学安排带来麻烦;二是教材编写质量良莠不齐,有的教材缺乏正确的目标定位就盲目推出,有的教材粗制滥造,胡乱拼凑内容后就仓促印刷发行;有的教材不及时组织修订和再版,内容成旧;三是由于各地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差异大,众口难调,计算机教材在内容的取舍、难易程度的把握、知识体系的编排和知识呈现的风格上无法做到人人满意。于是,教师在计算机教材运用中,总会出现两种不良现象。一是有些教师唯我独尊,不管教材是否存在可取之处,反正自己想怎么上就怎么上,视教材为无物。他们或是抱住自己已经教熟悉的往年教材不放手,习惯于陈词滥调、老生常谈,或是自以为精通了所授知识而盲目自大,习惯于自编自导、信口开河,他们都为图省事而对教材不屑一顾,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教材成为学生花钱买来的废纸,学生学习和温习很不方便,上课时学会的东西下课后转眼即忘,学生学的稀里糊涂,教学质量无法保证。二是有些教师照本宣科,不管教材是否存在瑕疵,反正教材是怎么编的就怎么上,视教材为圣经。他们或是对教学工作缺乏创新精神,习惯于因循守旧、循规蹈矩;或是对教1学工作态度消极,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他们也都为图省事不愿意主动在教学中运用教材之外的课程资源。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教材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的见识受到局限,思维受到束缚,学生学的枯燥乏味,教学质量平平。二、“创造性运用计算机教材”的含义教师究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和运用计算机教材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态度,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实用技术人才的重任,不能因计算机教材问题而对教学敷衍塞责;其次,要有正确的教材观,计算机教材是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信息沟通的中介媒体,所以教学不能偏废教材,但教材是“死”的而教学是“活”的,所以又不能迷信教材,教学中对教材的正确态度应该是“立足教材,扬长避短”;第三,要落实“培养创新型技术人才”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创造性运用计算机教材”,让计算机教学活动变得更精彩,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发展。所谓“创造性运用计算机教材”,就是用创新的观念和手段来对待和运用计算机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拘泥于教材本身,而应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适当的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取舍、整合与挖掘,必要时还可选取更优质的内容,拓宽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信息;教师要提高教材的驾御能力,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使教材为“我”所用,为“生”所用,“用活”教材,“教活”教材;教师还要充分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在获得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三、“创造性运用计算机教材”的具体做法“创造性运用计算机教材”,是《新课程》新教学观和新教材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学实践中教师解决教材不配套这一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