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内容:小学语文S版二年级下册第17课《小儿垂钓》上课教师:邓蕾上课时间:2013.4.217小儿垂钓教学目标:1、认识“钓、蓬、稚、侧、莓、苔、招”七个字,会写“垂、借、应”三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在读、悟、唱、背中感悟儿童的可爱,享受诗歌带来的快乐体验。教学重点:在读中理解诗句,体会感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读边想像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钓”字,猜想导入1、师书写“钓”,请学生认读孩子们,请认真看老师书写一个字(师板书“钓”)。有谁认识它吗?(请生读,师相机板书拼音)来孩子们,一起拼读。2、由这个字大胆猜想孩子们,读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呢?(请生猜想)过渡:聪明的孩子,可真会猜。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看钓鱼,好吗?二、引导学生看图、想图、说图(出示图画课件)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天,你来到了郊外的池塘边,看到了什么呢?(出示第一幅小儿钓鱼图)喜欢这个孩子吗?为什么?正在小孩认真钓鱼的时候,(出示第二幅路人招呼小儿的图)谁来接着说?看图猜一猜,这个背着包裹的人远远地作揖是想干什么呢?(出示第三幅小儿向路人摆手的图)面对这个过路人远远地问话,小孩是怎么做的?猜猜小孩用这样一个动作是想对这个过路人说什么?过渡:同学们对这几幅图画的描述可真有意思。唐代有一位叫胡令能的诗人,也来到了这个池塘边看见了这样的场景,于是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叫《小儿垂钓》。(师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看看诗人胡令能是怎样用精妙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画面的。三、教学古诗(一)破题、解题1、板书课题,学习“垂”字。请孩子们看老师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请仔细看好老师是怎么书写这个“垂”字(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并注音)谁来说说这个“垂”字是怎样书写的?(请生回答出示生字课件)观察得真仔细,“垂”是个独体结构的字,如果用部首查字法查第一笔:撇。在书写时先写“千”,千字的一竖正好放在竖中线上,接着写中间的长横,这一横正好落在横中线上,再写长横上的两竖,最后加两横。注意中间横最长,最后一横最短。来孩子们,跟老师一起读一读、写一写吧。(引导生读、书空)谁来给这个字找朋友?(请生组词)老师也为它找了几个好朋友(出示组词课件),来,一起读一读并记住它们。2、解题垂,垂钓。“垂钓”的意思是?(请生答)那“小儿垂钓”就是?(请生解题)(二)初读古诗,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初步理解古诗含义1、教师范读那小儿是怎样钓鱼的呢?(出示古诗课件)请同学们看着古诗,听老师朗读。2、自由读古诗,认读生字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三遍,把古诗读通读顺读正确,边读边在古诗中寻找答案,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3、请生朗读,注意正音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这首古诗?(请生读,师注意正音)4、部分学生齐读,读准确孩子们,你们也能把这首诗读得正确吧?相信自己能读好的同学请站起来,一起读读,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三)解读古诗、想象画面、谈感受、指导朗读刚才同学们读了这么多遍古诗,谁能说说你在哪句古诗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将诗与意对应,学生说哪里,师引导朗读并理解)1、蓬头稚子学垂纶: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在学习钓鱼。并引导学习“蓬稚”哇,这个孩子的头发蓬乱你都看见了!你太棒了!你能告诉大家从哪个词看出他是个孩子?他的头发还很乱?(蓬头)蓬头就是指头发蓬乱。(稚子)稚子在这儿是指天真可爱的孩子。孩子,为了庆祝你有一双慧眼,你能像英雄一样带着同学们大声地读读你找到的这两个词吗?(生大声带读)这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在学习“垂纶”,“垂纶”的意思就是?(钓鱼)纶,就是钓鱼用的丝线。看见这样一个头发蓬乱的孩子在认真地学钓鱼,真是有趣。谁能把这个有趣的画面读给我们吗?(引导读出“蓬头、学”)过渡:谁能接着说你还在哪句诗中看到了什么?(请生答)2、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遮掩着他的身体。“侧坐”是怎样坐?你能为我们表演一下吗?(生表演)孩子就是和大人不一样,坐姿也是随随便便歪斜着,侧坐:就是斜着身子坐,表示坐姿随意。他歪斜着身子坐在了什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