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轮驱动加快西固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西固区提出了加快教育优先发展,打造西部“教育名区”的发展目标,确定了西固教育“1227”工作总体思路,以推进教育“五化”为抓手,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建标校、调布局、强队伍,实现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通过炼文化、抓课堂、拓德育、固体美,实现学校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使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师资队伍更加优化、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切实缩小了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办学水平差距,促进了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建标校――积极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西固区两年内建成46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区属34所,市属12所),其中小学25所,中学21所。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夯实教育发展之“基”。以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契机,大力实施“三大工程”(校安工程、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城区学校扩容增量工程)。近三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7000多万元,组织实施教育建设项目49个,新建和改扩建各类学校及幼儿园8万多平方米。通过融资形式投入资金5000万元对区属34所中小学配备了常规通用设备、学科专用教育技术设备、现代教育技术设备1以及图书设备等,学校硬件建设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管齐下,有效解决部分学校教师缺编缺人问题。加大师资补充力度,2013年公开招考紧缺学科教师54人,引进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毕业生4人,解决所缺编制106个,调配70名学科教师到缺编学校任教,公开选调32名中学教师到兰州九十九中学任教。对70名教师进行为期20天的心理咨询培训。为12所中小学配备卫生保健技术人员12名。极大地改善了教师队伍年龄、学科、文化结构不合理的现状。二、调布局――稳步实施全区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开拓多种模式,深度融合共享,植根教育发展之“本”。通过并、融、联、调、办分校和集团化六种模式,顶层设计、全局规划、稳步推进,打破现有管理体制,大手笔谋划大西固教育的均衡发展。1、并:桃园小学并入桃园中学,小金沟小学并入金沟中学,兰州九十二中小学部并入福利二小,兰州二十八中初中部并入兰州九十九中学,柳泉中坪小学并入柳泉中学,河口小学并入兰州二十三中学。2、融:兰州二十八中、兰州九十九中和兰州六十三中深度融合,实施“一体化”办学。兰州九十二中和兰炼一校初中部深度融合,实施“一体化”办学,组建兰炼一中附属初中。临洮街新建初中与兰化一校初中部深度融合,实施“一体化”办学,组建兰化一中附属初中。23、联:玉门街小学和实验学校联合办学,西固二小和临洮街一小联合办学,兰州二十三中、新城中学和兰州六十九中实行联合办学,新安路小学与新城学校5所小学实行联合办学。4、调:将9所不足百人的完全小学调整为隔年招生的教学点。5、办分校:充分利用辖区内名校资源优势,通过名校办分校的模式,大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6、集团化:积极构建大西固教育工作一盘棋新格局,打破现有管理体制,将辖区学校按照地域划分、归类为五大教育集团:城区福利区东部教育集团、城区福利区西部教育集团、城区铁路以北教育集团、农村东部片区教育集团和农村西部片区教育集团,集中各校优势,组团发展。三、强队伍――组织实施师资培训四大全覆盖工程强化师资培训,狠抓队伍建设,铸就教育发展之“魂”。加强师资制度、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师资管理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实施名校长、名师及名班主任工程。强化师资培训,拓宽培训渠道,拓展培训方式,通过请全国知名专家讲座,理论指导,与专家互动,教师外出培训学习,案例分享,高效课堂观摩,教育教学最新成果展示,心智培训等方式,对校长、学科教师和班主任实施素质提升全覆盖工程。从而解决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全体教师在思想政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教书育人行为、文明礼仪形象等得到全面提升。提高教师自觉践行新课程的理念和责任意识,提高构建充满活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努力打造素质过硬师资团队。四、炼文化――推进学校文化建设工程注重学校内涵,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教育发展之“韵”。学校文化承载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