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芜的心田需用爱耕耘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张东兴爱是教育的基础,他们荒芜已久的心田需用爱耕耘。——题记大埔县田家炳实验中学是省级学校,但高二(14)班不能起示范作用,择校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我这个领头雁任重道远。他们自暴、自弃、自卑、自欺,怎么办?我认为要改变他们,只有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才会有丰硕的果实。我只能这样做:播种自爱他们每天蓬头垢面、衣冠不整;他们迟到早退,课堂上呼呼大睡;他们骂人打架,吊儿郎当。人人都给了这些择校生一个结局:那就是“无药可救”。我第一次和他们见面只觉得阵阵心酸,在多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我几乎没见过有学生如此憔悴,如此的潦倒。我懂得这种憔悴背后是无法言表的无奈、无助。我专注地看着他们的眼睛,里面满是慌乱、躲避。从此,我知道这是一棵脆弱善良的心,它渴望爱。那天,我只轻轻地告诉他们,我每天下午放学后会像家人一样等待他们的到来,开始我只见他们快速地从我的办公室溜过。一天、二天、三天……但我相信他们应该能感受到我的真诚,因为我看到了他们经过门口时的犹豫,我知道我需要耐心。终于有那么一天,1下班之后办公室只剩下我一人时,小黄低着头进来了,我看得出,她需要很大的勇气,她向我倾诉了藏在她心中的故事。慢慢的我再也看不到他们的潦倒,无谓的表情了。他们脸上有了笑容,他们荒芜、冰冷的心田已播下了热情的种子,这种子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转化他们的前提。他们平时受到的训斥、嘲讽也比其他同学多,以致他们容易对老师产生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主要是他们渴望尊重、理解和关爱的表现。因此,老师跟他们的交流应讲感情比讲道理,倾听比训斥更能取得学生的认可。对他们的教育应用“爱”去温暖,以“情”去感化,倾听他们的心声,取得他们的信任,让爱的甘露涓涓地流进他们冰冷的心田,播下热情的种子。这种子使他们变得自爱、阳光。他们又焕发出中学生应有的朝气,他们还渴望别人的尊重。播种自尊学校虽小,但也是一个竞争世界,那一次次的测验、一次次的考试成就了多少学生的出类拔萃,但也粉碎了不少学生纯真的梦想,他们也是带着对自己的期望走进这个令大埔学子憧憬的殿堂,寻觅着那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年少的心灵是如此的恳切,如此的急迫,但竞争并不能眷顾每一个人,他们经常被遗漏。慢慢地,学会了把自己搁置在一个不惹事生非没人注意的角落,尝试摒弃自己的不起眼。当坚持的毅力走到尽头依然无法逾越自卑时,他们只好把自己暂时封存于自尊里,然而他们的自尊是不堪一击的,很快会破灭,最后,只有用飞扬跋扈的外套掩盖自己。他们饱受徘徊于自尊与自卑之间的心的痛楚;他们凝固了的一道道深深的伤痕,只能2用爱抚平。用爱唤醒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懂得“不尊重他人,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尊”。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班集体,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没有被遗弃。这样可使后进生乐于接受教育,从而获得改错的勇气和力量。在行动上我坚持把一些他们感兴趣、力所能及的工作交给他们完成,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并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觉得自己能行,从而有了自尊、自信。播种自信英国政治家切斯特菲尔德说:“事事皆能的人绝无仅有,一事不会的人也纯属罕见”。只要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经过强化使它变为专长,在专长中发挥。学生小张喜欢政治但没有去阅读,故成绩也常常在倒数前几名,一次测验一跃为班上的第二名。很快就有同学猜疑并告诉我说他的成绩是作弊来的,且同学的猜疑也传到小何的耳中,他气势汹汹地找到我说,这次成绩绝不是作弊得来的,还自豪的对我说,取得成绩的原因是因为前一天家里的电脑出故障,玩不了游戏,于是迫不得已和他品尝兼优的弟弟看了电视上的大学生辩论赛,而且话题恰巧是试卷上的论述题,睡觉前还看了资料。因此,我以人格保证这次成绩是真实的。“好一个人格保证!”,我为之一震,这是他们渴望尊重、渴望理解的呐喊,是教育他们的契机。我要做的:首先向全班同学澄清事实;其次找他谈心并告诉他学习不能有一丝侥幸,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此外指导他总结学习方法和技巧。从那以后,他改掉了沉迷网络的恶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