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三、四季交替四、五带划分当地正午(地方时点)的太阳高度。也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二、正午太阳高度地面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1)太阳高度:指太阳光线与的夹角,也叫太阳高度角夜半球:太阳高度<0°昼半球:太阳高度>0°(2)正午太阳高度:晨昏线:太阳高度=0°12:00地平面1、定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冬至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90°45°0°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1)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2)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分布规律►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赤道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θH1AaθaH2AH1=H2=正午太阳高度角(H)=90°-所求地与直射点的纬度间隔θ-aθ-a?90°-(θ-a)?θ+aθ+a90°-(θ+a)BC求襄阳(32°N)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夏至日:H=90°-(32°-23°26´)=81°26´冬至日:H=90°-(32°+23°26´)=34°34´夏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N,冬至日:直射点纬度为23°26′S,二分日:直射点纬度为0°,夏至日:H=90°-(32°-0°)=58°例、如图所示的日期,下列地点:北京(40°N),新加坡(1°N),汕头(23°20’N),海口(20°N),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新加坡、海口、汕头、北京B.北京、汕头、海口、新加坡C.汕头、海口、北京、新加坡D.汕头、海口、新加坡、北京C4.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确定房屋的朝向: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B甲地可能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C乙地位于南温带D丙地位于北温带B甲、乙、丙是三幅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两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读图后回答:2)、楼间距问题见下图“楼间距示意”,已知我国北方某地区纬度为α,南北楼高度均为h,求解:为保证北楼最低层全年都有光照的楼间距最小是多少?①冬至日影子最长②冬至日某地:H=90°-(α+23°26’)③L=h/tanH北hHA楼B楼L某疗养院(北纬36°34′),计划在一幢20米高的楼房北面新建一幢楼房。因为疗养的需要,要求高楼的每一层一年四季都能晒到太阳。(1)新楼至少要距原楼多少米?(2)若黄赤交角变为23°34′,两楼之间的距离将应如何变化,才能保证各楼层均有较好的采光?解析: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小值,若此时该楼的一层能被太阳照射的话,则各楼层都能被阳光照射。求出此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30°,两楼间最小距离应为x=20/tan30°=34.7m。黄赤交角变大为23°34′,则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29°52′),楼影变长,两楼间距应增大。答案:(1)34.7m(2)楼距应增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楼房影子3)、太阳能热水器问题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例、某校所在地(120ºE、40º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充分利用太阳能,根据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调整其支架倾角。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16º34′63º26′40º23º26′ABCDDNNSSACS练练3:3:下图下图AA、、CC、、SS、、NN的正午太阳高度各为多少?的正午太阳高度各为多少?ACSNNCASN0°23°26–23°26900练习4:夏至日这一天,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0°,且发现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求该地的纬度?纬度间隔50°73°26N26°34S赤道23°26N纬度间隔50°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至日正午日照示意图1.该地可能是A.刚果盆地B.撒哈拉沙漠南缘C.巴西高原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