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也是天堂——浅析曹禺话剧《原野》摘要:中国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曹禺的《原野》(三幕剧)中通过剧中人物的描写,仇虎的复仇,花金子的叛逆以及白傻子的“愚不可及”,了解在封建压迫下的农民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这种反抗最终与农民的失败而告终,但是这种不畏强权、敢于反抗的精神和自我意识的觉醒,值得我们学习。关键字:仇虎花金子白傻子《原野》的整体思路引言:曹禺,中国现代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1910年8月出生于天津。在南开中学、清华大学求学时,接触并钻研了大量中外古今的文学、戏剧名著,参加了业余戏剧团体的演剧实践。在大学的学习结束后,到国立戏剧专科学校任教。抗日战争期间,随剧校迁到大后方,一面教学,一面创作和演出,以戏剧为武器,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参与戏剧界、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担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等职。他作为演员和导演,才华横溢,但他对中国戏剧的最大贡献是他的剧本创作。他的主要剧作有:三十年代的《雷雨》、《日出》、《原野》(被称作曹禺三部曲);抗日战争时期的《蜕变》、《北京人》、《家》(根据巴金同名小说改编);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明朗的天》、《胆剑篇》(与梅阡、于是之合作)、《王昭君》。他一生创作的剧本不多,但他都是以质量而取胜,几乎每一部剧作都能打动了读者和观众。而《原野》更是他的十来部剧作中最优秀的、具有世界影响的代表作之一。在他的戏剧里我们看见那些喜爱的、憎恶的、纯稚的情感!一、《原野》的写作背景《原野》一剧大致写于1936年的8月份。曹禺把《原野》的创作背景放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农村,借一个发生在农村的具有传奇性的复仇故事,挖掘一个人在强烈的爱与恨夹击下丰富而脆弱的内心世界,表现人充满反抗意识的原始生命力和复仇者的心理变化。因此,作品一开始就讲从监狱里逃出来的仇虎回来复仇,但是,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祸首焦阎王已经死了,焦家剩下的只有已瞎的焦母、懦弱怕事的焦大星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小黑子。这时的仇虎陷入了一种置于复仇不能而欲放弃又不甘的尴尬境地,他的胸中虽然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但由于失去了复仇对象,而且连复仇的正义性也面临着考验。在这种矛盾下,仇虎依据中国传统的“父仇子报”、“父债子还”的观念支配,在经过内心的几次折磨,最终杀死了大星,并间接害死了小黑子。曹禺曾说:“我羡慕那些有一双透明的慧眼的人,静静地沉思体会着包罗万象的人生,参悟出这个中的道理,我也爱那朴野的耕田大汉,睁大一对孩子似的无邪的眼,健旺的如一条母牛,不思虑的过着淳朴真挚的日子,……..我以为这个戏应该再写四幕,或整个推翻,一切重新积极的写,这种写那些应有光明的人们。…….我讲过《日出》没有写全,确实需要许多开展的……[1]如果说《日出》主要体现的是作者对中国现代都市社会的认识,那么《原野》则主要体现了作者对人的精神承受力的理性探讨。但是从某种意义上看,《原野》正是“并没有写全的”《日出》的整个推翻和重新积极的写过。《原野》中的仇虎和花金子,可能是曹禺要描写的“光明的人们”。为了让他们能向着“日出”正面迎去,曹禺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在《雷雨》和《日出》中的原始的情绪和蛮性的遗留,赋予仇虎和花金子最大份额的的动物本能的野性和宗教精神的神性魔力,以便让他们冲破“阎罗”一手把持的人间地狱黑社会的天1罗地网;进而走向以天堂净土“天知道”的彼岸世界为精神家园的拯救与新生。二、野性的复仇和神道的叛逆《原野》这一话剧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仇虎的父亲—仇荣和焦大星的父亲焦阎王,原是拜过天地神鬼的结义兄弟。焦阎王在军阀队伍里当上连长后退伍回乡,为了霸占仇家的田产,设圈套活埋仇荣,与仇虎有过婚约的初恋情人花金子也被迫嫁给焦大星。一心想要为父亲和妹妹报仇的仇虎,按照中旧国社会传统的“父债子还”的老办法,把焦大星连同焦大星的儿子小黑子一网打尽,从而实现让焦阎王家绝子绝孙的复仇计划,仇虎原始的复仇计划。仇虎原始野蛮的复仇计划,向焦阎王的谋财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