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外作业散发出新课程气息汾西县第一小学教师崔秀芳《语文课程标准》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化改革指明了新的航向也引领我们语文老师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理念指导下,如何让课外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让学生自主设计、布置作业。在大力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提供各种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实践、交流的过程中真正得到发展”的今天,教师必须要改变观念,突出作业布置的自主性,即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如教学古诗《梅花》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自己制作的小卡片上工工整整地抄写了《梅花》一诗;有的学生根据古诗描写的内容,画了一幅花图;有的还收集到其他赞美梅花的诗……学生的作业摆脱了老师给予的框架,在自主的天地里“百花齐放”。不过也要注意两点:首先,自主作业并不是一味脱离教材上的作业,以达到巩固当天所学知识的目的;其次,自主作业是一种兴趣作业,教师不要强加于每个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照顾后进生,真正让学生自主做作业。二、对照新课程理念,丰富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优化课外作业,为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时代性、挑战性、发展性的作业。1、合理重组、包装教材作业,让传统作业散发出新课程气息。课外作业的完成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但教材作业过分地注重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单一练习。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应更好促进学生的发展,可是由于大部分作业答案标准单一,制约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所以教师要不以教材为“第一”,在新理念下对教材作业进行改造。如《捞月亮》课后有这样一道题,要求学生给几个字加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这一作业只有一种标准答案,限定了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我把这个作业重新改了一下,让学生给这些字自由加偏旁,试试你能写几个?这样学生就有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可以把自己学过的、没学过的但已经认识了的字都写出来。这样学生不仅巩固了教材作业,还对教材作业做了有效的延伸。2、给学生提供富有趣味性、时代性、挑战性、发展性的作业。实施新课程理念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兴趣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在教学完《美丽的小兴安岭》后,可以设计如下分层作业:①爱好文学的你,不妨摘录文中优美的语句。②爱好绘画的你,不妨画出小兴安岭给你印象最深的景象。③爱好习作的你,不妨写写你对小兴安岭的感受。④爱好读书的你,不妨阅读一些与小兴安岭有关的书。⑤爱好唱歌的你,不妨自编一首与小兴安岭有关的歌,唱给大家听。以上五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任选若干题完成这些具有跨学科、实践性、趣味性的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改变了传统书面作业的单一模式,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促使学生的特长发展使学生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