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给你别样的语文教学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这样几条两种截然相反的“教育信条”:第一条:A、课堂是要讲的,没有老师的讲就没有学生的学;B、课堂要尽量减少老师的讲,只有老师不讲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的学。第二条:A、先有老师的教才有学生的学,教是课堂的主旋律;B、先有学生的学才有老师的教,学是主导课堂的一切。第三条:A、教是为了不教,教在我们心中根深蒂固,永远不放心学生成了我们的心结;B、不教才是教,永远坚信学生学的自觉和能力,时刻警惕老师的教变成越俎代庖,才是教育的真智慧。第四条:A、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去理解知识,至于运用、练习更多的是课堂之外的事。B、理解和运用知识都是课堂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没有相当的练习,就很难说理解的多好,就更谈不上形成能力。没有运用,教学就是失败的。看完这些,我感受颇深,的确,时下我们的高效课堂就很赞同这些教育信条中的B类看法,因为翟宏老师曾说过:“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学有所得的课堂。”所以,我想如果在语文教学上能遵循这些新理念,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高效,才会别样。因此,我认为:一、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有人曾说过:“每堂课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胜任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使命;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让教师从从容容地教学;只有充分的准备才有可能让学生听得有条理,能力得到发展,知识掌握更全面只有充分的准备才会是一堂成功的课。充分的课堂准备应做到:1、充分了解学生班里每位学生的语文学习程度怎样,认知水平怎样,哪个学生在字词拼音上“掉队”,哪位学生在理解课文上颇有能力……教师都应了如指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怎样的困惑或个体差异,教师在课前都应对学生做到心中有数。2、充分把握教材每一篇文章的中心、重点是什么,应如何突破难点,应让学生学到什么,掌握多少;应采用什么样的教法与学法,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衔接怎样,课前应做哪些知识的铺垫等,这些关键在于对教材的把握与正确定位,这样就便于在教学中照顾到学生差异,为学生的知识降低难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二、高效课堂需要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张建超老师说过:“好的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我想,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应该是高效课堂的完美体现。1、目标确定要精细对于语文教学来讲,一节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且较全面,学生不一定在一节课内全部掌握,所以我认为每节课应结合教材与班里学生实际对学习目标细化,抓重点知识设计出有一定探讨价值又能注重到潜能生的个体差异的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去突破,去解决,这样课堂上学生才真正学有所获。久而久之,学生会掌握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习惯,每堂课上解决掉的问题会越来越多。2、课堂导入要精妙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在语文课堂中一直提倡的是导入要做到内容短小精悍,语言精炼。在讲述《学弈》一文时,一上课我就说:“同学们,曾经有家长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孩子同样与别人的孩子坐在同一个教室,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时间教给同样的知识,可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却不如别人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样的问题在同学们中间肯定也出现过。今天,我们一起学完《学弈》一文后,就知道这是为什么了。”这样的导入切合学生实际,学生会用一颗急切的心去书本中寻求答案;另外,依据不同的课型运用多媒体,视频等手段辅助教学,创设情景,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很快学生就会走进课文中去,效果自然非常理想。3、问题设计要优化语文课的问题设计是否恰当,是否合理,是否优化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主要通过发生在鲁迅先生身上的几件事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人物品质。于是我这样设计问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结合课文具体谈谈你的看法及观点。”本堂课我采用补充填空的形式,给学生留有很大的思维拓展空间,课堂上许多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这样的问题设计紧扣教学目标,激起学生的思考,很容易学生自己就在学习中了解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面对学生一个个令人惊讶的词语脱口而出,我又何乐而不为呢?又如:《学弈》一文问题是这样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