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3.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了解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实现的,体会并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梦吗?能说说你的梦想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梦有关的文章。板书课题2、“圆”什么意思?“梦圆”什么意思?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千年的“梦”是指什么?千年的“梦”是怎么圆的?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二、初读课文1、和同桌合作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边读边思考:千年的“梦”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千年的“梦”今朝圆了?2、开火车读词语。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三再读课文说说数千年的中华飞天梦是怎样一步一步圆的?把有关的语句画下来。并和小组讨论。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梦想万户飞行没有成功尝试卫星上天振奋不已执着神舟飞船成功飞天梦圆四、细读课文,升华情感1、2003年10月15日上午9点,在我国九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观看视频。2、“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一瞬间的改变,一瞬间的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3、“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你认为应该归功于谁?请你仔细读读课文,在有感触的地方圈圈画画,特别有感触的地方可以有感而发,写上批注。4、汇报要点一:随着神舟五号飞天,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杨利伟在走下飞船,接受采访时,用三句话概括了他的21小时的太空之旅,这三句话你找到了吗?同学们,看到这三句话,你有何感触?(出示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杨利伟的这三句话?要点二:为了能圆航天梦有多少人在为此而努力着,到底有多少无名英雄?能说具体点吗?:(出示句子1)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程,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而参与这项工程的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1)从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一百一十”、“三千多个”,这么多单位,这么多的工作人员要共同来完成同一件事情,需要的是什么精神?(2)是呀!只有大家团结合作,同心协力,才能完成“神舟五号”这样大的系统工程。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将自己的精力和智慧给了集体,飞天成功既是千万人的个人努力,更是千万人共同合作的结果,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出示句子2)实验的精细与艰难,要求广大科技人员、工人和解放军官兵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1)这句话中的“夜以继日”和“苦战攻关”看出了什么精神?请大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的“有的人……”(出示句子3)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劳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和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2)为了神舟五号,有多少人在忘我工作,在默默奉献,他们付出的是时间,是智慧,甚至是生命……一个英雄的背后往往还站着无数的无名英雄。你们知道吗?为了保证“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科学家们共设计了20种救生方案保证航天员安全,针对飞船系统的故障对策有139个,8位科学家未见飞天身先死,这些科学家有的是倒在出差的火车上,有的牺牲在实验室,他们努力了数十年,却没能看到飞天成功的壮丽场景。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这段话,表达我们心中的敬意吧!5、正是成千上万的人不懈努力、团结合作、默默奉献,才换来了这个令全体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自豪的圆梦时刻。6、勇敢进取的中华民族,并没有停止它前进的脚步,2005年,中华大地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全体读倒数第二段)2008年,神七漫游太空,观看视频,7、同学们,作为炎黄子孙中的一员,你不想向全世界宣告吗?(课件出示)把课题补充完整五、拓展解放军军官作家蔡桂林在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实现了之后创作了一首诗《炎黄飞天梦》下面请大家一齐来欣赏一下。请大家读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六、总结1、嫦娥奔月,那是神话,今天由于有了这些具有团结合作、锲而不舍、默默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