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师爱无限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夏晓雪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很高兴能在读书汇报会上向领导和老师汇报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我汇报的题目是:真水无香,师爱无限。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承担着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责任。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我在芸芸众书中找到了这本《师德修养十讲》,细细品读,受益非浅。此书从“教师职业,平凡伟大”,“光辉职业、高尚道德”、“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十方面阐述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及具体要求中华民族是世界的礼仪之帮,优良的教师职业道德源远流长。古代教师那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他们的道德文章,人格力量泽被后世,哺育众多仁人志士,看了此书,使我对师德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对教师事业也有了更强的感触、了解,极大地激发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坚定了我增强自身素养的信心。王崧舟老师就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而这一切,必须以深厚的师德为其底蕴。通过学习,我深知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何谓师德?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师风,就是整个教师行业所形成的社会风气。所谓的师德师风,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自己的责任去做自己所赋予的使命,尽自己的能力去维护这个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十六年的从教生涯,让我深深地感悟到,除了有高尚的师德,一个好老师还必修要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心。只有真诚的爱,才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教育是以德育德,以行导行,以智启智,以性养性,以情动情的过程。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奇而又伟大的力量,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只有当教师给学生以真诚的爱,学生才会向你敞开内心世界,我们才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近年来,师资水平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整体素质上还偏低,既表现在知识的积累上,又表现在师德的修养上。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延续,于是这个教师行业上出现了一群捍卫教师行业的先驱者:看到自己的学生被非法分子侵犯,不顾自己的生命,挺身而出,始终站在学生的最前沿,不让自己的学生受到半点伤害,甚至付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谭千秋,这个平凡的教师,就在08年的汶川地震中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鲁迅先生曾热情地称赞过奉献者的泥土精神:“想看好花,一定要有泥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古人云:“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却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安贫乐道?没有高尚的品德,岂能“化作春泥更护花”?可以说,教师就是时代的良心!因为是教师,必须永远在知识的海洋游弋。于是,思想不断更新,思维不断敏锐,视野不断开阔,精神不断充实。所以,我快乐。因为是教师,必须永远和年轻工作。于是,激情不断滋润,热情不断熏陶,朝气不断膨胀,昂扬不断迸发。所以,我快乐。因为是教师,必须永远和纯洁联盟。于是,大脑不断漂白,心灵不断洗礼,灵魂不断打扫,追求不断晶莹。所以,我快乐。俗话说:醉后方知酒味浓,为师才知为师难。选择做老师就等于选择了艰辛,在以后的日子里,也许我还要吃许多的苦,面对无数的难题,但我不怕,我已经作好了“痛苦并快乐着的准备”。我已经选择了远方,就应该只顾风雨兼程。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铸就的是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年风雨,十万栋梁,是教师的一生追求。但是要把平凡的工作变成卓越的事业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甚至现在很多人,在缤纷的经济大潮面前变得坐卧不安、蠢蠢欲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