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袋的设计》说课稿南阳市南召县云阳镇第一中心小学刘朝阳人美版小学美术第八册第11课《提袋的设计》课型:设计应用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八册第11课《提袋的设计》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一、说教材分析1.说教材的设计意图。我首先来说一说本课的设计意图,本课《提袋的制作》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手提袋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日常用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们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飞翔于商场、超市、街道、家庭……为人们的生活传递着温馨,装点着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道美丽的、流动的风景线。随着去年“限塑令”的实施,各种手提袋取代了以往的塑料袋,更成为了一种时尚、个性、环保的标志。《提袋的设计》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到现代的手提袋不仅仅是为实用而设计,对其外形、色彩、材质、图案等各方面都有要求。本课在学生掌握基本设计技能的基础上,紧密融合生活,引导学生大胆针对手提袋的特征对它的创意、造型、图案、色彩等进行一次大胆的创作。本课将运用各种材质通过画、撕、剪、折、、插接、粘连等基本技法,进行立体和半立体纸工制作,师生共同参与看一看、议一议、做一做、评一评等活动,来体验造型设计活动的乐趣。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初步掌握手提袋的设计制作方法,运用各种美术元素,设计制作出自己喜爱的、新奇的、富有个性与创意的手提袋。2.说教学目标结合小学中年级孩子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的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认知目标:认识手提袋的用途,了解各种式样、材质不同的手提袋制作方法。2)技能目标:初步掌握手提袋的简单制作方法,运用画、剪、贴等表现方法,展开合理想象,并灵活运用各种彩纸、废旧材料进行个性手提袋的设计制作。3)情感目标:领悟生活中的美,体验创作的快乐,以审美的眼光发现手提袋的美。培养学生观察表现生活和美化生活的情感。13.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1)教学重点:善观察、会分析、能设计制作手提袋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教学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新、求异、求变的创造能力,设计制作的手提袋新颖有趣。4.说教学准备当然课前的准备对教学工作的成败也至关重要,本课的教师准备为:1)教师准备:课件、手提袋、剪刀、胶水、旧挂历、包装纸、各种废旧材料等。2)学生准备:收集各种手提袋、白纸、彩卡纸、剪贴材料(布、图案、贴纸等)、装饰材料(纽扣、珠子等)、彩绳、双面胶、剪刀、彩笔等。二、说教法学法1、说学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他们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和极其丰富的想象力,追求有趣味的课堂形式,向往尝试各种能表达自己情感的表现方法,所以,本课着重于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感悟、创造,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引导学生各种体验活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从而获得知识,发展创新能力。2、说教学方法1)本课的设计我以皮亚杰、布鲁纳的“构建”“发现”理论来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中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通过看看、拆拆、议议等活动自主探究手提袋的构造和制作方法。以体验性学习贯穿始终,在教学中充满对生活的体验、审美体验、创作体验、挫折体验和成功体验等,各种体验学习既独立又相互联系,在体验性学习中渗透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学习。2)我采用杜威的“从做中学”的主张,在没有教师示范的情况下,学生观察手提袋作品、尝试制作手提袋,在探索制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我采用著名教育家李吉林开创的情境教学法。语言情境:用语言激发学生的尝试与探索欲望。生活情境: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为生活服务,本课教学紧紧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创设生活情境,以“限塑令”、超市购物这一导线,从“欣赏手提袋——设计制作手提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