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学生学习数学的正能量广西横县那阳镇中心小学闭银花内容摘要:在说怎样赋予学生学习数学的正能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我们知道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本知识中反映的间接生活与现实生活沟通起来,在学生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想到数学、摸到数学,使数学真正走进他们的生活关键词:、正能量、数学生活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想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是皇冠上的明珠而高不可及,不再觉得数学是脱离实际的海市蜃楼而虚无飘渺。一、第一个正能量:转变教师教育意识坐在办公桌前,我在看下一个教学内容“解决问题”,想着怎样对二年级的学生讲授“电话机378元、吹风机176元,500元够吗?”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说这道题太容易了,但对才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个不简单的问题,首先他们还不太明白这几个数的数量关系,再有他们还没有学过三位数加三位数。数学来源于生活,还是从这方面去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到明天下午开展“六一”儿童节活动,而且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活动是由各班自己出节目,学校提供每个学生一元的公共费用,于是我现在班级里向学生宣布学校的意图,然后问他们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个同学?那我们班这次“六一”活动公共经费共是多少元?学生很快算出我们班的费用共40元,我再让学生根据钱得多少分配买东西,最后他们决定买西瓜和糖,于是我分好工,一组同学拿20元卖西瓜,一组同学拿20元买糖。第二天早上我到教室孩子们已坐好等我,看着他们一张一张粉红粉红的笑容,就知道他们有多开心。看着讲台上的西瓜和糖,我让第一组组长汇报西瓜一共多少钱?组长回答23元,我又让第二组组长汇报糖一共多少钱?组长回答20元。我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板书:西瓜23元,糖20元,40元钱够买吗?学生很快回答:不够。我趁机抛出今天学习的新问题“电话机378元、吹风机176元,500元够吗?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这一节课的学习效果很好,这让我反思想到了,我们老师在上数学课时,尽量改变我们传统的教法“满堂灌”,即转变教师教育意识是让数学走进学生生活为的前提,这样激发出学生自觉的估算意识,把它置于具体的购物带钱的背景中,学生自然把计算和实际问题情景联系起来,便自然地理解题目意思,也就合理选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二、第二个正能量:创设恰当的生活情境俗活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创设教学情境是1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如,在教学一年级“位置”这一节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我告诉学生要调座位了,然后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上面写第几排第几位或第几列第几位就坐,学生根据纸条上的字寻找座位时就会思考、观察、理解第几与行和列,找到座位后,当学生既兴奋又好奇的找到自己的座位时,我让学生看看周边的同学并说出前后左右都是谁学生就这样在生活的情境轻松学到了知识再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我上体育课时,让同学们自由组合成一个小组进行跳大绳,每个小组的同学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我到各组调查人数,学生们玩的很开心,回到教室,我让学生口述出: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10人,走了5人,来了3人,现在有8人。问:谁能把第一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