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⑴数与代数①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算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②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③经历产生乘法的过程,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④经历编1~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这些口诀,熟练地用这些口诀算表内乘法。⑤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⑵空间与图形①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②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③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⑶统计与概率①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现象收集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数据,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②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2.数学思考方面(1)认数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的方法时,培养思维的正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3)在认识乘法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在学习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习策略,发展推理能力。(4)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5)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的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3.解决问题方面⑴在教师的组织下,能运用认识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⑵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⑶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4.情感与态度方面⑴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⑵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⑶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⑷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认识数学知识的体验。1小学数学第二册十几减9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景里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发展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教学重点: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教学资源: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小猴子水果店里的桃子可香甜了,你看(挂图出示)小白兔蹦蹦跳跳跑来了,它对小猴子说:“我买9个”。你们能看图提出哪些要解决的问题呢?学生互相说图意。全班交流,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应怎样计算呢?根据回答板书:13-9=□二、自主探索,领悟算法。1、实物操作。讲述:假如用小棒来表示,你应该怎样摆、怎样算?(学生摆学具)2、请大家先独立思考,再四人一组互相讨论:13个怎样减去9个?3、小组汇报:你是怎样算的?4、结合学生的回答演示不同的算法。方法一:10-9=11+3=4方法二:13-3=1010-6=4方法三:9+()=139+(4)=13……5、师:同学们能用这么多方法来计算13-9,真不简单,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算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