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组教研课之教学设计《黄河的主人》第二课时大豫镇桂芝小学吴菊香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使学生在了解艄公的高超技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艄公高尚的人格品质。3.在朗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在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教学重点:1.感悟黄河的险和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流的惊心动魄。2.理解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体会艄公的勇敢与机智。教学难点:透过语言文字,使学生领会到: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汹涌的黄河以及黄河上的羊皮筏子)。教学过程:一、抓住“惊涛骇浪”,层层朗读感受黄河。1.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近“黄河的主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吗?(生:艄公。师板书:艄公)2.课文哪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黄河的主人是艄公?出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1)生齐读句子。(2)理解“惊涛骇浪”(骇,惊吓,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也形容海浪汹涌的可怕的情景。)同学们,透过“惊涛骇浪”这个词语,你可以看到怎样的黄河?(3)课文第一自然段就给我们描写了这样的黄河。3.出示: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1)谁来读一读?(指名读。)观看黄河的视频,看完后说说你心里感到怎样?(2)面对这样的黄河,生:害怕、紧张……胆战心惊理解“胆战心惊”(战,发抖,形容十分害怕。)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指名读句子,齐读句子。)这就是令人胆战心惊的黄河,这就是艄公活动的环境,一起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小结:这是环境描写,作者越是渲染令人胆战心惊、望而生畏的黄河,就越突出了艄公敢于搏击风浪的英雄气概。二、抓住“如履平地”,由远及近看清羊皮筏子。1.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确实是理解课文的好方法。那么“如履平地”又是什么意思呢?昨天老师让你们回去查了字典,这里的“履”原来是什么意思?(生:鞋子。)“如履平地”的意思呢?(生:穿着鞋子在平地上走。)艄公的鞋子是什么?(生:羊皮筏子。)课文是怎样写羊皮筏子的?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在关键词下面加点,写写自己的感受。2.艄公脚下的羊皮筏子是怎样的?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一开始,你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出示:像突然感受到一股强磁力似的,我的眼光被河心一个什么东西吸引住了。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1)学生自由读。交流:“那么小,那么轻”——一个小而轻的羊皮筏子。(2)它究竟小到什么程度,轻到什么程度?“好像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真小真轻,只要一个小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那是什么,正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远远望去,看都看不清是什么,真是小,真是轻。(3)(出示图片)看,这就是用羊皮为囊,吹足了气做成的筏子。一个小的筏子大概用十来只羊皮袋扎成。筏子只有20多斤重,一个人就能轻而易举地扛起来。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漂浮在黄河上,真是危险。让我们读出这种感觉。(齐读)3.我们再定睛一瞧,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羊皮筏子?出示: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1)学生自由读。(看到一个有人的羊皮筏子。)(2)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上还有人,你心里有什么感受?生:害怕、惊讶、激动、兴奋、紧张……(3)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句话:“啊,那上面还有人哩!”指导读好“啊”的两种读音。(第四声:兴奋、激动。第二声:惊讶,难以置信。)齐读这句话。(4)师引读:“不只一个,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