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的教学设计一(8)班肖美琴教材分析本课时安排的跳绳情境目的是学习”8’和“9”的加减法,图中数量的信息是多方面;有4个男生和4个女生,有1个戴帽的和7个没戴帽子的,有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观察这幅图时,要提醒学生充分注意其中的数量信息,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让他们交流沟通的数量信息,并请他们列出相关的加法算式,对一组不同的算式,也可以请他们进行整理,从而让他们知道8的加法算式有哪些。利用图中的数量信息,请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学生如果有困难的话,教师也可以做一个示范,然后组织大家先讨论再提出问题,在板书减法的算式时,应与减法相对应,以便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关系,“9”的加减法是通过图一图呈现的,通过大象在9个正方形中的涂色过程,引出“9”的加减法,可以安排工作的两个学生为一组,一人涂色,一人记录算式,解决“9”的加减法问题。学情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0~10并掌握了7以内的加减法,已经具备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大部分的学生会看图说算式,所以这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提出相关的减法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交流加减法算式,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在具体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有关”8”和“9”的加减法,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2.能够正确口算有关“8”和“9”的加减法,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3.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列出算式,并能说出算式的含义,培养学生数感。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够正确计算得数是8和9的加减法,掌握计算方法。难点: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用8和9的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课件多媒体课件和数字卡片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下课的时候,你们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生1:捉迷藏.生2:踢足球.……师:出示情境图,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同学们在干什么。(师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图意)二、互动探究1.根据图,提出数学问题。师:认真观察小朋友跳绳这个活动,说说你观察到的,并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生1:有1个戴帽子的小朋友,有7个没带帽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有几个小朋友?师:哦,ⅩⅩ同学把图中的小朋友分成戴帽子的和没戴帽子的,和他一样的还有那些同学,也来说一说.(生回答)师;哪位小朋友会解答这个问题?生:1+7=8.师:还可以怎样列式?生:7+1=8.(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出两个算式,并有意把两个算式的距离拉开)师:认真观察,又和他不一样的说法吗?生:摇绳子的有2个小朋友,跳绳子的又6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师:很好,你是把他们分成摇绳子的和跳绳的,谁来解答这个问题?生:2+6=8.生:还可以6+2=8.(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师让学生都从自己的观察角度提出问题,并列出相对应的两个加法算式.学生有可能还会把小朋友分成穿裙子和穿裤子的,绑头发和没绑头发的,等等,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即可,就给予肯定)师:刚刚有的同学说了,有3个穿裙子的小朋友,5个没穿裙子的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怎样列式?生:3+5=8.师:你能提出一些用减法算式计算的问题吗?生:一共有8个小朋友,有3个小朋友穿裙子,那没穿裙子的小朋友有几个?师:怎样列式?生:8-3=5.师:很好,说明小朋友很爱动脑子.(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7以内的加减法,学习8以内的并不会很难,因此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知识迁移.这一个环节还让学生自己进行分类并列算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2.观察算式,寻找规律.师:同学们真聪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幅图可以列出那么多不同的算式.现在,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师把有关8的加法算式,有序的排列在黑板上,便于学生观察:0+8=81+7=82+6=83+5=84+4=85+3=86+2=87+1=88+0=8生:我发现这些算式都等于8.生:他们都是加法算式.师:还有吗?生:竖着看,算式第一个加数每次多1.师引导学生:这列数从1到7每次多1;第二个加数起了什么变化呢?生:第二个加数每次减少1.师:其他同学也认真观察一下,是不是和这位同学有一样的发现呢?(等大部分同学都观察并认同了以后,教师可以拿出两个算式来进行对比)如:1+7=82+6=8这两个算式,第一个加数从1到2多了1,第二个加数从7到6少了1,可他们的得数是不变的.(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有关8的加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