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技巧鱼跃滚翻教法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保健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初二学生好动、好学、兴趣广泛、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以及城乡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往往运动场地相对狭小;学生人数较多;体育器材充足的情况下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因此,在教案的总体设计上,本着求实、拓宽、探索、创新的思路来展开。在教育模式上,采用“三自”教学模式,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练习的手段、难度以及伙伴,学生自主的练习。依据教师设计的评价标准,由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水平、运动能力、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反馈及时调整练习手段、难度和评价标准。“三自”教学模式将僵化的教学分组转化为动态的临时组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合作机会。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不同兴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身心基础。在教学方法上,本着全面提高和突出个性发展的思想;力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学有所成;重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新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为将来走上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体育教育的好途径,通过游戏规则要求、教师言语激励、评价反馈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公平竞争、实事求是、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体育道德作风,在锻炼身体同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体现体育的教育性原则。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鱼跃前滚翻的动作技术结构,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陈述鱼跃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懂得身体跃起腾空是区别前滚翻的关键,理解变向跑运动在生活实践中的现实意义。2.技能目标:8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鱼跃前滚翻动作,20%的学生完成动作圆滑优美,具有明显的腾空过程,学习变向跑提高快强过程中控制身体、调整速度和判断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在集体的环境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维、自我评价能力;通过艺术操教学,让学生接受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和鉴赏能力。三、增智捉技鱼跃滚翻1.动作要领:蹬、跃、撑、滚(1)蹬:两脚蹬地(2)跃:跃起腾空,含胸屈髋(3)撑:两臂前伸,双手撑地,屈臂缓冲(4)滚:低头团身,向前滚动(5)重点:蹬、跃(6)难点:跃与撑的结合(7)组织:分组练习,五人一组,在以上队形的基础上五块小垫子合并为一块大垫子。体会动作要领,观察同伴练习,并进行评价。2.教法:(1)教师示范前滚翻和鱼跃前滚翻,并提示两者区别和联系。(2)归纳、诱导讲解鱼跃前滚翻动作要领、保护与帮助方法,并同时示范。(3)教师讲解示范和练习手段,学生分组练习。(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并纠正错误动作。(5)教师分卡指导学生自我评价,学生按练习程度自主选择练习组别;分组扼要分析学生动作,对不同的级别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3.保护与帮助方法保护者站在练习者侧前方,一手托腹,一手托大腿,帮助缓冲、前滚。4.练习手段(1)复习前滚翻(2)手撑标志线做远撑前滚翻(3)在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4)做鱼跃前滚翻并逐渐过渡到穿越一个呼拉圈动作(5)自我选择、自我练习、自我评价(6)穿越不同只数不同高度和远度的呼拉圈5.发展目的发展柔韧、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观察能力,培养互相帮助与互相协作、互相学习的集体精神;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新的目标和动机。变向跑1.重难点在快速运动中,迅速移动重心,改变运动方向2.练习手段(1)移重心练习(2)背对前进方向,从不同预备姿势开始,听教师口令转身跑(3)跑动过程中做变向练习。(4)比一比、赛一赛哪组得冠军(变向跑迎面接力赛跑)3.组织练习方法(距离长25米,道数四道)(1)一人拿一块垫子,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各组进入指定的分道上,根据要求,把垫子放在指定位子,听教师口令进行练习。(2)要求:不抢跑、转身快、到终点后从两侧慢跑归队。4.教法(1)教师讲解变速跑在生活上的用途(2)学生听口令练习(3)途中加障碍和变向标志物5.要求变向时降低重心,外侧脚用力蹬,前后同学间隔一定距离跟上,到终点后从两侧慢跑归队。6.游戏教法(1)教师讲解示范游戏比赛的规则、方法及注意事项。(2)在比赛中教师巡视、提示、评价、监督,使比赛顺利进行。(3)比赛结束,教师小结讲评比赛的情况7.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