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画家和牧童第一课时汉师附小余文【教材分析】《画家和牧童》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叙述了一位牧童勇于给著名的画家戴嵩指出画中的错误,而戴嵩虚心接受的事。课文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渗透了谦虚、从善如流和实事求是、敢于向权威挑战的人本理念。本篇课文,寓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故事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动作的描述,又有惟妙惟肖的人物心理的细腻刻画,没有空洞的说教。【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会认13个生字,会写相同结构和偏旁的“挤、拱、批、抹”四个字。2、情感和价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体会戴嵩这位大画家的著名。3、过程与方法:在学习过程中积累有关夸赞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教学重点】1、会认13个生字,会写4个带有提手旁的生字。2、积累有关夸赞戴嵩画技高超的词语和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的著名。【教学难点】1、通过抓关键词句体会画家的著名。2、结合插图展开想像。【教学方法】1、教法激趣法、提问法、点拔法2、学法勾画法、观察法、探讨合作法、朗读感悟法【教学准备】制作白板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们,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幅画,(点击斗牛图)这幅图就是——斗牛图(出示词语:斗牛图)指名读(你真能干,你发现了“斗”在这里是读dòu)这幅《斗牛图》是谁画的?——戴嵩(出示词语:戴嵩)你知道戴嵩吗,谁能来介绍介绍。(指名说)师:是的,戴嵩是我国唐朝一位——画家(板书:画家)据说这位著名的画家在画这幅斗牛图时,受到了一个小牧童的批评(板书:牧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故事,一起来学习21课,《画家和牧童》(补充课题:画家和牧童)【设计意图】人物背景资料的相关了解有助于学生对本文的理解。二、初读识字师:好,现在就请小朋友们翻开书本,自己认真地读读21课,遇到难读的词句在上面做个记号,并且要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开始读吧。大屏出示: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号。(生自由读)师:小朋友们读得可真认真,生字朋友迫不及待地要考考大家了。(出示词语:教书先生、指教)读了这几个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多音字)你能读好这几个多音字吗?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这个词,你会读吗?(出示词语:购买)指名读。古时候,人们用贝壳当钱去买自己需要的东西,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购就是——买。是的,构成这个词语的两个字的意思是——一样的,这叫近义词构词。下面这几个词也是这样构成的(出示词语:驱赶、惭愧、夸赞)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词语。【设计意图】低段教学中,识字、写字是重点之一。这一部分,我从两方面达成目标,第一,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号。这样读书给予了明确的目标,对培养低年级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第二,反馈词语,出示两组词语。一组是多音字组成的词语,一组是“驱赶、惭愧、夸赞”,渗透构词方法,有利于帮助孩子理解词义三、再读课文,品读。1、那我们就一起去现场看看,戴嵩是怎么画《斗牛图》的?请小朋友们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大画家戴嵩是怎样画画的?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找到的句子画出来。大声地读几遍。二读课文:思考:戴嵩是怎么画画的?请用笔画出相关的句子,大声地读几遍。2、交流:(1)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A、把“一会儿……一会儿”变红。可以练习说话。B、可见戴嵩画得熟练,很快。谁来把它读出来?(指名读)C、[示图:斗牛图]同学们,这就是《斗牛图》。师:大家看,大画家在画牛身时,用了浓重的笔墨加以涂抹,这种方法就是(生接:浓墨涂抹)是的。大画家在画牛尾巴、牛角等处时则用细笔轻轻地勾勒,这种方法就是(生接:轻笔细描)是的。出示《骏马图》图的哪里需要浓墨涂抹,哪里是需要轻笔细描?(指生上来指指)大画家就是这样,一会儿(生接:浓墨涂抹),一会儿生接:轻笔细描),很快就(生接:画成了)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戴嵩是一位怎样的画家?(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