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是这样走路的案例背景: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江宁区第八届教学带头人第二轮的考核——当天抽主题、现场备课、第二天开展教学活动,丁老师艺术性地给我们抽到了“吉祥三宝”这首歌“吉祥三宝”是一首问答式歌曲,歌词里有描述春天的场景,让我联想到当下的季节特征。春天是个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季节,小朋友们也退去了厚重地棉衣换上了轻便地春装蹦蹦跳跳、快快乐乐成长着!幼儿天性喜欢蹦蹦跳跳、爱模仿,但3-4岁幼儿腿部力量较薄弱,动作发展不够协调。《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针对这一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一节小班体育活动——《我爱蹦蹦跳》,选择孩子们喜欢的“小兔子”“袋鼠”“青蛙”等动物角色来练习跳的动作,围绕春天的季节特征设计了“花园”“草地”“小河”等“春天郊游去”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习得跳的经验,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案列:这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练习双脚并拢跳动作。孩子们在节奏鲜明的乐曲声中完成了活动前的热身活动,我便让孩子们自主探索“小白兔是怎样走路的?”,以孩子们喜爱的动物形象激发探索欲望,吸引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接着为了巩固练习双脚并拢跳动作,我出示了“动物色子”玩具,色子的每一面都贴有一只会跳的动物图片,教师掷色子,色子落下正对幼儿的那一面是什么动物,幼儿就模仿该动物跳练习双脚并拢跳动作。这个“动物”色子的呈现一下激发了孩子的游戏兴趣,一个个睁大了眼睛迫不及待的样子,生怕自己反应慢了小动物会被小伙伴抢走似的!开始的情节发展还是依照教案本身往下延续的,当我掷出的图片是小青蛙时,状况在这时发生了:一个叫“毛毛”的小朋友突然蹲在地上喊道:“老师,小青蛙是这样走路的!”只见他两脚分开、手掌着地、蹲着向前跳、、、、、、其他的宝宝们见状也模仿开来、蹲跳一片啊,我一下懵了、、、、、、分析与反思:在考核前的那个下午,我急匆匆的用我们本园的小班孩子进行试教,刚好今年我带小班这个年龄班并且担任小班年级组长,孩子们对我还是比较熟悉的。试教的整个过程比较顺利,朝着我预期的方向发展,所以第二天“毛毛”的突发状况让我一下懵了。立即制止、纠正他,似乎有点脱离幼儿的生活经验;任由他,小朋友爱模仿的天性让这次的活动目标、重点完成不了。有那么几秒纠结的内心翻滚着,陷入了一时的紧张和犹豫,突然前方结合春天设置的花园、草地、小河等情境让我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1.青蛙宝宝长大了。“宝贝,你真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首先我给了他肯定,接着:“青蛙宝宝们,妈妈要请你们来帮忙捉虫子,所以妈妈今天要教你们新的本领。”听我这么一说,孩子们停下来了。“看好了,青蛙宝宝长大了(身体站立),哇!我能看的更高更远了。青蛙宝宝跳跳跳、跳得高、跳的远(双脚并拢向前跳),虫子、虫子,你别跑(抓住一条小虫子)!有了我语言引导和身体动作的示范,又将孩子们拉了回来,借此机会,我让“毛毛”来扮演青蛙妈妈带领青蛙宝宝们练习双脚并拢跳的动作。“毛毛妈妈”可胜任了,不断提醒大家小脚并拢、跳跳跳,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表示肯定、鼓励。2.郊游去“刚刚宝宝们用小脚并拢跳的本领帮妈妈抓了不少虫子,奖励你们,郊游去!”第二次出示“箭头色子”玩具,色子的每一面都贴有指向不同方向的箭头(左边、右边、前面、后面),教师掷色子,色子正对幼儿的那一面箭头指向哪边,幼儿就模仿动物向箭头指的场景方向行径跳。兔子跳到到青草地吃绿绿的青草、袋鼠跳到果园吃果子、青蛙宝宝跳到小河洗个澡、、、、、、这次的青蛙宝宝没有出现突发状况,个个都陷入春天动物去郊游的情境中,在游戏中自主锻炼、成长着!“毛毛”的小插曲在这富有情趣的游戏中被遗忘了,孩子们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从游戏中学会了双脚并拢向前跳的技能,锻炼其腿部力量,促进了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协调性、灵活性。《指南》中强调:“要善于发现和捕捉突发性的教学问题。”其实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总有个别幼儿的想法和行为表现很独特、有个性,令老师回答出并不恰当的答案、影响了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幼儿园教学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