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进行耐受挫折教育初探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实验小学曾丽萍内容提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需要,探讨了对小学生进行耐挫教育的基本方法关键词:社会现实耐受挫折生活态度案例1:小林是在家倍受疼爱的小男孩,只因要吃几粒进口糖,而堂姐则让他留几粒给父母吃,小林不同意,堂姐就说了小林几句,小林就觉得大受打击,而上吊自杀。案例2:“丁零零”,上课铃响了,老师笑吟吟地迈进了教室,说:“这节课竞选班干部……”话还没说完,大家就叽叽喳喳地议论起来。小丽虽是默默无言,但心里却像吃了定心丸,心想:“凭我当了几学期中队长的资历,再加上上学期又是三好学生,怎么说这中队长我当定了。”小丽静静地坐着,听着几位“自告奋勇”的同学的发言,不禁有点儿羡慕她们的勇气。突然,老师点了小丽的名字,她站起来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我决心──继续当中队长。”老师听了也满意地笑了。她正在得意,谁知同班男生王燕伟霍地一下站了起来说:“我也想竞争中队长。”从他那涨红了的脸可以看出他内心一定非常激动。“哗”,教室里掌声四起。老师挥了挥手说:“下面给你俩10分钟时间,说一说搞好中队工作的设想,然后再进行民意测验。”结果,王燕伟的票数以绝对优势当选了中队长,小丽苦笑着,勉强拍了几下手。放学了,小丽呆呆地坐着,她不知回家如何面对父母,如何面对老师和同学。后来在家服毒死了。案例3:9岁的小文(化名,女)系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五个墩村小学三年级学生,由于平时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的训斥。2005年7月12日-13日学校进行期末考试时,班主任没有让小文和另一名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放暑假时也没有给小文发暑假作业。2005年8月2日上午11时许,小文在自家后院的牛圈上吊自杀。案例4:市民吴先生的儿子小磊正在读六年级,他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学习成绩一直不错,生活一帆风顺,由此养成极其好胜的性格。上学期期末考试,小磊的成绩不很理想,吴先生说了他几句,“好强”的小磊便开始绝食把自己关在屋里,最后竟然吃安眠药自杀。这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血的教训,不得不令我们引起了这样的思考:这些孩子的心灵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们长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会如何?而造成他们这样的原因究竟又是什么?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由于一些家长溺爱孩子,致使有的小学生心理出现问题,遇到一点儿小挫折就出走,甚至是绝食自杀;有些孩子“输不起”在我们带过的班级里面,总有一些“输不起”的孩子。他们从小在家里“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很少受到打击,一旦在学校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无法承受;很多学生因为挨老师批评或者同学之间吵架就哭闹不已,有的会绝食,有的离家出走,严重的还自杀,从而导致学校老师对这样的孩子无可奈何,在批评学生时遭遇学生当面顶嘴也不敢采取措施,造成老师“不敢批评学生”的局面;现在家长都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几乎在“真空”环境中长大,很少面临挫折和困难,所以遇到不如意事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接受。据团县委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的有关统计,有20%的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几乎为零,他们遇不如意的事情便无法承受,哭闹、逃学、出走,有的还选择自杀。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爱,和老师在校的庇护是否又有某些联系呢?我们这些园丁们是否应该在给予孩子们关怀、表扬的同时,还应该对我们的孩子们进行一些耐挫折的教育呢?再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搞活,我想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所谓“优胜劣汰”,在他们的成长路程上必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而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使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不畏艰难困苦,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笔者认为对小学生进行耐挫折教育迫在眉睫。小学生可塑性极强,在这个时期内,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注意引导,对学生进行耐受挫折的教育,帮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迎难而上。那么如何增强孩子抗挫折能力?笔者的做法如下:一、树立正确的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由于小学生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