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丹阳市新桥中心小学黄菊云212322【教材简解】《花瓣飘香》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洋溢着浓浓亲情的课文,情节简单,但情真意切。课文是通过一个小女孩给生病的妈妈送花瓣的事,赞美了小女孩爱惜花草、体贴妈妈的美好心灵。课文寓深刻的道理于平凡小事的叙述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目标预设】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的意思。【设计理念】语文课堂应该成为生活的课堂。教师要善于通过创设情境,形成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使他们“本着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苏霍姆林斯基语)【设计思路】开始激情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出示月季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顺理成章地导入课文。接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并理解课文的生词,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课文写一件什么事。然后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时间词,能给课文分段,理清脉络。带领学生走进月季、走进小女孩,让学生明白这是个爱花的小女孩。最后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各样的花都在尽情展示自己的芬芳,瞧,这个花园里开满了什么花?(出示月季花图)你们所看到的这种花叫月季花,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它四季都可以开花,所以人们又叫它“月月红”。走进其中一朵,仔细观察一下,描述一下它的样子。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它有关的课文,板书:花瓣飘香注意“瓣”字的写法,出示形近字“辩”“辨”“辫”3.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读顺句子。(设计说明:让学生带着要求读课文,目的明确。)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俯在捧着拿着摘花瓣惶恐绒布懂事眼眶舍不得不知所措(1)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强正音。(如:“摘、舍、惹”是翘舌音,“捧、惶、恐、懂、眶”是后鼻音等。)(2)全班交流上面的词语已经会读会写了,还有哪些词的意思不了解?根据学生的情况,重点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和“惶恐”的意思。出示: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请学生读读这段话,想想两个词的意思。(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惶恐:惊慌害怕。)看来同学们词语已经没有问题了,相信课文读得一定也不错。3、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达成目标2)(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2)找几个学生分节读。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文中叙述的事情发生在一天吗?1、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句,用线把它画下来。(一天清晨几天后的一个清晨第二天早晨)2、你能根据这几个时间提示,给课文分段吗?3、分段落全文共11个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先想一想,小组交流,告诉我你的理由。第一段(1)“我”家门前开满了红艳艳的月季花。第二段(2)“我”看到一个小女孩在花丛中摘了一片花瓣,飞快地跑远了。第三段(3—10)“我”知道了小女孩摘花瓣的真正原因。第四段(11)“我”买了两盆月季,一盆送给小女孩,一盆放在母亲的阳台上。四.重点感悟,学习第1、2两节。(一)走进月季花,学习第1小节。1、课文的题目叫花瓣飘香,作者是怎样描写月季花的呢?自由读第1小节,学生交流。2、抓住关键词“丛”“开满”“红艳艳”说明月季花开得旺盛和美丽。(二)走进小女孩,学习第2小节。1、美丽的月季花同学们喜欢吗?有个小女孩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月季花,快速浏览3——10小节,从中找出一个词语,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2、瞧,这个小姑娘来了,出示第2小节内容。从哪些词语看出小姑娘很喜欢月季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