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海市黄浦区2013-2014学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完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阅读(共60分)写作40分总分100分文言文25分现代文阅读35分题号(一)(二)(三)(一)(二)得分第一部分阅读(60分)一.文言文部分:(25分)(一)默写(10分)1.一道残阳铺水中,。(《暮江吟》)2.,札扎弄机杼。(《迢迢牵牛星》)3.嫦娥应悔偷灵药,。(《嫦娥》)4.水何澹澹,。(《观沧海》)5.,山色空蒙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4分)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诗中“齐鲁”是指地区。(2分)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岱宗夫如何”句写出了作者望见泰山时迫不及待的搜奇探胜之情。B.“阴阳割昏晓”句“割”字写出了泰山的险峻陡峭之感。C.“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句写出了诗人所见黄昏时的山景和作者的感受。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句表达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后的无往而不胜的豪气。(三)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8—12题(11分)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魏文侯期猎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谏.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②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魏于是乎始强。[注释]①虞人:管理山泽打猎的小官、侍卫。②焉:何,哪里。③罢:取消。8.《陈太丘与友期》选自《》。(1分)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1).元方入门不顾.。(2).魏文侯与虞人期.猎。210.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注意加点词):(2分)与人期.行,相委.而去.。11.《陈太丘友期》中陈元方直言不讳地指出父亲的“友人”的错误,分别是:和(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12.《陈太丘与友期》与《魏文侯期猎》两篇短文都启发我们。(2分)二.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8题(17分)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⑶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⑷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⑸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⑹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已短。我说:“走大路。”⑺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línlín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⑻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13.根据拼音写汉字:水波línl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