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溶液与胶体命制:喻凭飞审定:罗红班级姓名高考解读:1、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2、结合科技、生产、生活知识来考查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l00nm之间的粒子称为胶体B.电泳现象可证明胶体属电解质溶液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D.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小结:练1.下列事实:①用盐卤点豆腐②用高压电场处理工厂尾气③用明矾净水④河海交汇处可沉积沙洲⑤FeCl3可以止血⑥钢笔使用两种不同颜色的蓝墨水,易出现堵塞⑦血液透析。其中与胶体知识有关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⑤⑥⑦C、①③⑤⑥⑦D、全部都是例2、将10ml淀粉胶体和5mL氯化钠溶液混合后,放入用半透膜制成的袋内,将此袋浸入蒸馏水中(如图所示)2min后,分别取袋内和烧杯内液体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B.烧杯内液体加入碘水后呈蓝色C.袋内液体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变化D.袋内液体加入碘水后不变蓝例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向烧杯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呈透明的红褐色:FeCl3+3H2O=Fe(OH)3+3HCl(1)氢氧化铁胶体中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是nm(2)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3)在做实验时,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的性质,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其原因: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用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红褐色透明胶体,其原因是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原因是③、丙同学往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原因是(4)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0H)3胶体,但是她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硫酸稀溶液,结果出现一系列变化.①先出观红褐色沉淀,原因是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巩固练习:1.氢氯化铁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胶粒直径小于1nmB.胶粒做布朗运动C.胶粒带正电荷D.胶粒不能通过半透膜2.(2007年高考广东理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与胶体B.生石灰与水混合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C.O3是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合物D.CuSO4.5H2O是一种混合物3.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A.萃取B.重结晶C.沉降D.渗析4.(2009年烟台调研)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100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予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5.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A.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B.两者均能透过半透膜C.加入盐酸先沉淀,随后溶解D.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6.(2009年海淀模拟)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通过电泳实验证明胶体带电B.通常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别溶液与胶体C.渗析实验说明胶体粒子能透过半透膜D.向煮沸的NaOH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可制备Fe(OH)3胶体7.将淀粉碘化钾混合液装在半透膜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过一段时间后,取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有破损的是()A.加碘水变蓝色B.加碘水不变蓝色C.加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D.加入氯水不变蓝色8.选出适宜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编号)①渗析;②盐析;③聚沉;④溶胶;⑤凝胶;⑥布朗运动;⑦电泳;⑧丁达尔;⑨中和;⑩水解.(1)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以见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2)在浓肥皂水中加入饱和食盐水(或固体食盐细粒),肥皂聚沉.这种现象称为(3)在肥皂水中加入酚酞试液,肥皂水变成红色,说明高级脂肪酸根离子发生了_______(4)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硫酸铵,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5)用半透膜把制取的氢氧化铁胶体中含有的NaCl分离出来的方法叫做9.在氢氧化铁胶体中,逐漓加入HI稀溶液,会出现一系列变化.(1)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2)随后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最后溶液颜色加深,原因是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若用稀盐酸代替HI稀溶液,能出现上述哪些相同的变化现象?.(写序号)例1、C练习1、D例2、A例3、巩固练习:CADC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