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三单元课题10嫦娥奔月第1教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蒙、奸、贪、丸、企”,认识“仑、诈、匣”,读准多音字“济”。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3.品读感悟课文的1、2自然段,感受后羿这一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2.抓住故事主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后羿的动作、语言等感受这一人物形象。教学准备学情先学提纲、PPT、小黑板【先学提纲】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划一划:自学生字,划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新词。2.问一问:学习生字词,遇上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也可以问一问工具书,结合课文将注释写在语文书上。3.练一练:(1)多音字组词:jǐ()()mēng()()济蒙jì()()méng()()(2)我来写写容易写错的字词:二、初读课文我做主1.标一标:标出课文的序号,看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3.理一理:课文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我们可以试着将课文分为3个部分,动手在语文书上做上记号。4.想一想:能简单说说《嫦娥奔月》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小贴士:※我还知道这些神话故事:1.学生已经接触过许多神话故事,对神话有了一定的认识,能产生初步的阅读兴趣。2.学生在预习中能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生字新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3.学生能初步感受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但品读语言文字的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1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中外神话故事数不胜数,主要的特点却相同:想象丰富而神奇。分析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1.回顾神话:同学们,我们曾经读过很多神话故事,都有哪些呢?2.总结特点:神话故事还真不少,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根据你的预习来说一说——想象丰富而神奇。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再来学习一个神话故事——(指读课题)嫦娥奔月。【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已有的对神话故事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入《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奠定基础。】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一)出示目标11.小黑板出示2.师简述目标我们先来完成第一个学习目标: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二)检测字词1.学习生字新词逢蒙奸诈贪婪一丸仙药企盼(1)正音①通过预习,哪些字的读音你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②好,没问题了!请你来读好这几个词。指名生读。(2)辨形、解义①字音都读准了,通过预习,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的?给大伙儿一个提醒。②师范写(3)描红把这2个生字在语文书上描一描,记一记。2.读准绿色通道中的字词昆仑山奸诈2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蒙、奸、贪、丸、企”,认识绿色通道中“仑、诈、匣”,读准多音字“济”,理解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百宝匣接济(1)自读(2)开火车读(3)区分多音字3.齐读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现在请同学们拿起语文书,让我们一起读准课后第3部分的词语。【设计意图:学生自主交流,展示预习收获,并就生字词的自学障碍点进行梳理,师生、生生交流解惑,在和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学会生字新词,丰厚字词教学。】(三)顺读课文1.自由读文这些生字新词放到课文当中,你还能读准吗?好,接下来我们开始读课文。2.指名检测(1)《嫦娥奔月》的故事是怎么开始的呢?请你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其他的同学用心倾听,帮助纠正。(2)故事还在继续,嫦娥为什么会奔月呢?老师要请5位同学把故事讲下去:第3自然段请你、第4自然段请你……预设质疑:①第3自然段:还有谁也是奸诈的?②第4自然段:“接济”能换成“救济”吗?看看这两个句子小黑板出示:选词填空救济接济1.鲁迅先生经常()那些穷困的青年。2.地震发生后,祖国各地的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灾区人民。看来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真的是值得推敲!③第5自然段:课文中是写谁与谁周旋?④第7自然段:这段中有不理解的词语吗?树影婆娑:“婆娑”在课文中就是指树影轻轻地晃动。(3)到这儿,故事也将接近尾声——你接着读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