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VIP免费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_第1页
1/3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_第2页
2/3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_第3页
3/3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摘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而且使我们的教师变得懒惰,保守。新形势下,课改势在必行。笔者认真钻研参与式教法,并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四步走,把整个课堂分为小组自学、学生汇报、教师点评、巩固练习四大环节,把传统的学生被动的听、记的学习模式转变为主动的讲、做的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关键词:[理论依据内容和步骤存在的问题]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热潮的推进,各地都根据实际进行了课改实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相继出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如“三三六”、“跨越式”,还有“高效课堂”等,其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各有千秋。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课堂教学四步走”,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理论依据学懂会做可能会忘,学懂会讲想忘也难。也许每个老师都有这样一种经历,某个知识在自己上学那会儿怎么也弄不明白,但当做了老师,再回过头来把同样的知识讲给学生们听时,才恍然大悟。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低年级的科任教师总会感叹高年级的知识太复杂,“那篇课文不是我们上初中时学过的吗?怎么有个四年级的学生在背呀?中国历史、世界地理不都是初中的学习内容吗?怎么小升初时都会见到这类题型呢?”类似这样的议论几乎每天都能从低年级科任教师那里听到。对此,笔者深有体会:笔者刚参加工作时,一直在农村教学点任教,一个学校,三个年级,三十多个学生,每天的教学考验超不过三年级的所有知识水平,对于一个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年青教师来说,一切都是那样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后来,笔者被调到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一开始就安排毕业班的课程,特别是那个综合课,一点都不好上,课程涉及面广,知识零散,一学年下来教得一塌糊涂。第二学年,学校继续安排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原以为又会重蹈覆辙,但令笔者没想到的是,所有知识好像记忆犹新,一学期下来,合上书本竟能把所有知识点从头到尾默诵一遍。事实说明,无论什么知识,自己懂了并不代表真的懂了,如若能将已懂的知识讲给别人听,不但会加深理解,还能强化记忆。所以在教学中,若能调动学生把知识讲给别人听,把学生被动的听、记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的讲、做的学习模式,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收益。二、主要内容及实施步骤传统的课堂教学总是以教师为中心,特别是在公开课,优质课,比赛课中,整个课堂就是讲课教师个人展示自己风采的舞台,评课者是观众,听课者只是导具。新形势下,无论是怎样的课改模式,都在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整个课堂要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全员参与,要让学生说得多,做得多,而教师只是组织者,要舍得放手,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思维空间不受任何限制而得到充分发挥。在这种课改理念下,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课堂教学四步走教学策略,即整个课堂分为四大环节:自学、汇报、点评、巩固。课前需要科任教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认真钻研教材,并吃透教材,变教材为教学资源而并不只是教学辅助,弄清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精心设计导学案及课堂练习题,整节课,考虑要周全,对于每个环节可能发生或出现的突发事件要有预先设想。40分钟的课堂,自学、汇报及巩固环节要占总时间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这三大环节全部属于学生自己,在此期间,教师要尽可能地调动所有学生全部参与。在具体的实教过程中可以这样来做:第一个环节—自学。自学并不是盲无目的自学,过去的课堂,当老师补置完自学任务后,更多的学生都只是在瞎磨时间,待自学完成后,毫无结果,最终还得老师接着讲授。这里所说的自学,与其说是自学还不如说是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是有目的、有任务、有针对性的自学。在新课前,笔者会做充分的准备,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由浅到深设置自学提纲,上课后,下发到每个小组,甚至每个学生手中。在小组的设置上,考虑到不同水平层次的所有学生,即每个小组有基础好的,也有相对薄弱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组织者,主要负责自学过程中的任务分配,比如简单的知识可以让基础薄弱的学生来为大家讲解,稍复杂的知识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谈课堂教学四步策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