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民法通则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2006年试卷二第1题)A.自愿、公平原则B.等价有偿原则C.公开透明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参考答案:ABD考点:民法的基本原则详解: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答案C显然不对,民事活动一般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进行,没有必要让第三方知晓。所以正确答案为ABD。2.下列哪种情形成立民事法律关系?(司法考试2006年试卷三第1题)A.甲与乙约定某日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事宜B.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C.甲不知乙不胜酒力而极力劝酒,致乙酒精中毒住院治疗D.甲应同事乙之邀前往某水库游泳,因抽筋溺水身亡参考答案:C考点:民事法律关系的成立详解:选项A中甲乙只是简单的约定商谈合作开发房地产,双方并没有涉及合同订立的具体事宜,甲乙没有形成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选项A错误。选项B中甲对乙的承诺没有在双方之间形成权利义务关系,即使是乙考上研究生,如果甲不同意结婚,乙也不能根据甲的承诺要求甲履行嫁给自己的义务,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中甲劝乙喝酒,致使乙酒精中毒,甲对乙的损害后果的发生有过失,能够在甲乙之间形成侵权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D中甲乙都是成年人,而且甲对乙溺水身亡没有过失,甲的行为不构成侵权,甲乙之间没有形成民事法律关系,所以选项D错误。3.王先生驾车前往某酒店就餐,将轿车停在酒店停车场内。饭后驾车离去时,停车场工作人员称:“已经给你洗了车,请付洗车费5元。”王先生表示“我并未让你们帮我洗车”,双方发生争执。本案应如何处理?(司法考试2004年试卷三第11题)A.基于不当得利,王先生须返还5元B.基于无因管理,王先生须支付5元C.基于合同关系,王先生须支付5元D.无法律依据,王先生无须支付5元参考答案:D考点:民事法律关系详解: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使他人受损而自己取得利益的行为。但是如果受损失人故意让他人获得利益,不属于不当得利,选项A错误。无因管理是没有法律规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为他人管理事务必须要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合乎法律和社会公德,不能强行管理,所以选项B错误。合同的订立以双方达成合意为基础,单方的意愿不能成立合同,所以选项C错误。《民法通则》第55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停车场工作人员的洗车行为违反意思自治原则,所以王先生无须支付5元,选项D正确。4.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自然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2006年试卷二第32题)A.8岁的儿童B.12岁的中学生c.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D.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参考答案:BD考点:民事行为能力详解:《民法通则》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8岁的儿童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所以答案A错误。12岁的中学生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B正确。《民法通则》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C错误。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才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D正确。5.甲被法院宣告死亡,甲父乙、甲妻丙、甲子丁分割了其遗产。后乙病故,丁代位继承了乙的部分遗产。丙与戊再婚后因车祸遇难,丁、戊又分割了丙的遗产。现甲重新出现,法院撤销死亡宣告。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司法考试2006年试卷三第2题)A.丁应将其从甲、乙、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B.丁只应将其从甲、乙处继承的全部财产返还给甲C.戊从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