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刑法历年真题(2002年)(26分,总则20分以上)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2.我国刑法规定了_________、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_________三个基本原则。17.关于刑法的溯及效力问题,我国刑法采取_________原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不选、错选或多选者,该题无分)1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为不满()A.14周岁B.16周岁C.18周岁D.20周岁14.某日深夜,某甲在一偏僻小巷中把一下班归家的女工乙拦住,企图进行强奸。乙正在抗拒时,某同事女工丙来到,丙捡起一块砖头向甲头部砸去,甲应声倒地,后因颅内出血而死。丙的行为属于()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故意伤害他人致死D.过失致人死亡15.某甲因离婚不成,欲杀害其妻,某日饭前在其妻饭碗中放了毒药,其妻饭后,某甲感到后悔,急送医院抢救,但因抢救无效而死。甲的行为属于()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既遂D.犯罪中止19.某甲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3年,他实际上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4年B.3年C.18年D.15年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5.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犯罪负刑事责任()A.分裂国家罪B.故意杀人罪C.盗窃罪D.贩卖毒品罪6.下列哪些罪种,在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出自故意()A.危害国家安全罪B.侵犯财产罪C.贪污贿赂罪D.渎职罪四、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2.犯罪中止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4.刑罚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六、案例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20分)2.黄某(1968年7月14日生)于2001年7、8月间,以小恩小惠相利诱,与其小保姆刘某(女,1987年10月31日生)发生性关系,并且教唆刘某行窃。刘某听从黄某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2002年2月19日再次行窃时被抓获。黄某、刘某二人的行为如何处理?(7分)(2003年)(34分,总则占29分)一.填空题4.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性、刑事违法性和()性。5.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二、判断题(每题1分)8.为保护他人合法权益而实施的见义勇为行为不是正当防卫。()9.犯罪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行为人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后者的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三、单项选择题(第小题1分,共20分)11.甲(15岁)先后唆使乙(15岁)殴打丙,至期轻伤;唆使丁(17岁)绑架他人勒索财物5000元;唆使戊(15岁)抢劫他人财物共计1000元,甲的行为构成()A.伤害罪和抢劫罪B.抢劫罪C.绑架罪和伤害罪D.伤害罪、抢劫罪和绑架罪12.甲出差住A市某宾馆,发现同房旅客乙随身带有现金5万元,遂起歹意。当晚,甲盛邀乙饮酒,在乙的酒中偷放了大量安眠药,使乙很快昏睡过去。甲乘机将乙的5万元现金偷偷拿走。甲的行为构成()A.抢劫罪B.盗窃罪C.侵占罪D.诈骗罪13.陈X一日到银行提款机取款500元。按正常操作程序操作后,提款机却因技术故障自动吐出5万元。陈X遂将5万元据为已有,后经银行多次催要仍拒不归还。经查,陈X储藏卡上全部存款只有1000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陈的行为构成盗窃罪B.陈的行为构成侵占罪C.陈的行为不构成犯罪,但应返还不当得利D.陈的行为并不违法四、多项选择(共10题,每题2分)6.吴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000元)夺走。随后,吴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电话费5000余元。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吴某仅构成抢夺罪B.吴某仅构成盗窃罪C.吴某构成抢夺罪和盗窃罪,应数罪并罚D.吴某行为构成牵连犯,应按一罪从重处罚7.2002年4月15日,恰逢中学甲的14周岁生日,当天中午,甲邀请同学乙(15岁)和丙(15岁),在某饭店聚餐庆贺。酒后三人寻衅滋事,将他人殴打致轻微伤。经查,乙还曾于同年3月份偷窃他人现金2000元,下列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对甲、乙、丙三人均应行政处罚,但因三人未满18岁,故应从轻处罚B.对甲不应行政处罚,因14周岁生日当天视为未满14周岁,故尚未达到处罚责任年龄C对乙还就当依法追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D.对乙不应追究盗窃罪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