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莲塘一小邓帼摘要: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将肢体语言运用到小学英语教学中能有效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效果,具有极强的现实操作性和实际意义。本文就肢体语言的现实意义,以笔者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为例,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灵活运用肢体语言,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关键词:肢体语言;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学习一门外语,许多人强调的往往是语言环境的重要性,而在无语言环境的小学英语教学中,研究其他简单实用的外语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肢体语言就是这样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肢体语言(bodylanguage)又称身体语言,是指通过头、眼、颈、手、肘、臂、身、胯、足等人体部位的协调活动来传达人物的思想,形象地借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前述之面部表情在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1]事实证明,在学习新知时,通过让学生看懂并尽可能模仿教师的肢体语言,边说边做,不仅可以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外语的快乐,也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新知。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习上的焦虑情感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经常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多次获得成功的满足,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2]因此要在教学中为学生积极创造能够获得学习乐趣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为此,笔者从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角度出发,遵循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语言学等有关原则,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胆运用肢体语言,使其成为实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而且,儿童思想比较单纯,听觉敏锐,模仿力强,而且受母语干扰小,容易克服心理障碍以及害羞感,从小学开始接触英语就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坚实的基础。[3]综合以上因素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课堂上采用肢体语言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一、小学英语课堂上采取肢体语言进行辅助,较之其他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优越性,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优化课堂学习成果。1、肢体语言具有极强的快乐性,能有效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最大程度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儿童好动的天性使他们确实难以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肢体语言克服了语言课堂上枯燥无味的缺点,且迎合了学生好动的特点,具有极强的快乐性和吸引力,能带动孩子学习新知的兴趣,这种方法在学习新单词时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学习英语,单词尤为重要。孩子们对单词的学习一般没有兴趣。他们都认为学单词挺枯燥,又难记。学习单词时使用肢体语言,让孩子们自己去判断单词的意思,这样既激发了孩子们踊跃参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记忆。笔者在教学中就发现,以肢体语言引导学习新知时,所有学生都能集中注意力,跟上学习节奏,并模仿进行学习,继而学习效果也是十分不错。2、肢体语言具有易模仿性易操作,能有效地运用在课堂上。适用于教学的肢体语言不像其他专业肢体语言学习一样苛求,只需神似,且易辨别,同时不需要借助任何教具(如卡片挂图等),简单易操作,往往不需做任何课前准备活动,这些特性使得肢体语言教学深受教师欢迎。小学英语课堂,学习的新知虽不多,可教师却要花大把时间备课,做各类教具,这是由小学生心智发育水平低,学习接受能力差等1的特点决定的。[4]如,学习单词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做单词卡片,开始时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比较浓厚,可是不久之后就会淡下来,教师还得变花样来利用游戏吸引学生,这样一来,教师往往是既需要做足够多的课堂教具,又需要设计游戏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然而利用肢体语言却省去了这些麻烦,只需要孩子们利用自己的身体模仿教师的肢体语言进行学习,笔者在教学中这样做时,发现孩子们都乐意去模仿,而且一直都很热衷于此。3、肢体语言可以增强学习效果,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状态。在肢体语言帮助下完成的学习效果,往往使学生易记难忘,肢体语言让学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