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八十万平方公里的锦绣河山,顿时沦丧在日军的铁蹄之下作者简介•端木蕻良,(1912.9.25?-1996.10.5)原名曹汉文,辽宁省昌图县人。1928年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并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同年加入“左联”,发表小说处女作《母亲》。十年浩劫后,,先后写出了《怀念老舍》第一批散文和文化随笔,《江南风景》等一批中短篇小说,而尤以长篇小说《曹雪芹》影响卓著,海内外颇多赞誉。•他善于在抗日的题材下表现东北特殊的风情,民族意识通过地方的粗犷性格表露出来。他注重方言的运用,又自觉地吸收电影剪接手法来结构小说,叙述带跳跃性,用笔举重若轻,讲究力度,在小说体式上有新的创造。明确学习目标1.读誓言——整体感知2.品誓言——欣赏特色3.写誓言——自我创作4.展视野——延伸拓展读誓言——整体感知•听读课文,要求:1、疏通字词;2、理解课题的含义;3、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体会作者内心的情感。•1、根据拼音写汉字(lán)语默(qì)白(huà)树田(lǒng)泛(làn)•2、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义炽痛():斑斓():嗥鸣():怪诞():亘古():污秽():品誓言——欣赏特色•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品味语言:1、人称的变化;2、修辞方法;3、关键的词句★我是小小朗读家:比一比,谁读得好体会作者的感情,注意对语气、语调、语速、重音等方面的把握和处理,东北大地:美丽富饶东北大地:美丽富饶写誓言——自我创作•请用“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写一写自己的故乡,写出故乡的特色来。•面对自己的故乡,作为未来的建设者,你将发出怎样的誓言,请写下来。宿州展视野——延伸拓展1积累思乡爱国的诗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末谭嗣同……2欣赏诗歌:《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思考:1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本文有何相似之处?2体会感情,放声朗读。•七、课堂小结作者通过抒发对被日本侵略者强占十年之久的关东原野的眷念之情,表达“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流亡青年对国土沦丧的压抑之情,充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这篇课文后,能真正经受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沿着前辈们奋斗过的足迹发奋图强,用生命来热爱我们的家乡,用生命来捍卫我们的祖国。•八、作业1学唱《松花江上》。2小练笔:学习艾青的《我爱着土地》,仿写诗歌,表达自己对家乡土地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