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美术下册第四课《巧穿编》教学设计尹庄镇中心小学张蓓蓓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美术第六册第四课课题:《巧穿编》一、教材分析:编织是人类最原始的手工艺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生活中常见的编织作品,有竹编或藤编筐、篓,藤编家具,草编帽蓆,绳编挂毯和结艺装饰等等,应用的题材与范围相当广泛。就技法的概念而言,“编织”是指包括各种编、织、结等技法。“编”是将较寬長的纤维材料,透过交叉排列组合的方式而成例如籐竹编及草编;“织”则是将更精細的纤维材料,以经纬线穿梭、缔结组织而成幅的织品,如各种丝、绢、棉麻质料的织布;“结”是利用纤维材料或绳辫,以手工或棒针钩编相结的手段制作而成,例如地毯和中国结。就材料而言,编织工艺的主要原料,多为纤维质材,因此目前又有人将编织工艺,称为“纤维艺术”,并超越传统编织工具的限制,而成为新兴的艺术创作。纤维的来源有很多,可分为天然纤维及人造纤维:天然纤维又可分为植物纤维与动物纤维,其中植物纤维的利用比较多,常见的材料有草本类的兰草、杆茎类的籐竹,以及纫皮类的胡麻、亚麻等;动物纤维多以兽皮上的兽毛、昆虫类的蚕丝蛹为主。现代人造纤维的发明,丰富了编织工艺或纤维艺术创作的材料选择。本课就是从“穿编”入手,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并将这个基本的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美术创作和生活中去,从而更好地创造和美化生活,提高动手能力,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练习,学会基本的穿编技巧。过程方法:学生能够认识传统编织之美,并能激发对编织的兴趣。情感态度:喜欢编织,并愿意用编织的手段创造和美化生活。教学重点:通过学习穿编,学生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编织的基本原理,体会和感受编织的乐趣。教具准备:剪刀色卡纸(2-3种颜色)彩纸裁纸刀胶棒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欣赏完了这首动听的歌曲之后,谁能告诉我歌声中所描绘的是一个怎样的景色?生:描写的是春天的美丽景色,有花朵,小草和绿叶……师:春天的景色非常漂亮,我们的校园里已经开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朵,小树也发出了新芽,小草也慢慢长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春姑娘去欣赏这些美丽的景色。师:我们边欣赏边来给这幅画配上一首诗:春天在哪里,小燕子飞来飞去地告诉大家:“春天在这里”;蝴蝶跳着舞开心地说:“春天在这里”;杨柳梳着长辫子说:“春天在这里”;小草摇头晃脑地说:“春天在这里”;花儿也张开了笑脸说“春天在这里”。我们大家来拍拍手一起说:“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我们的眼睛里”。师:现在,我们就用我们的眼睛来仔细观察一下,这幅画和我们平时作业本上画的一样吗?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生:不一样,平时都是画出来的,这幅画上有许多都是用纸条编织出来的。师:大家都观察的非常仔细,这些花朵和叶子都是用纸条编织出来的,非常漂亮,立体感比较强,装饰效果也很漂亮,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巧穿编》。二、讲授新课:师:首先,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基本的编织方法,我这有一个没有做完的小毯子,谁来帮我把它编完生:把剩余的纸条边完整师:掌握了基本的编织方法,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漂亮的花朵和叶子到底是怎样被编织出来的呢,谁来给大家分析一下步骤(分析半成品的作品,渗透穿编方法)生:第一步,先把要做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第二步,用剪刀把图形剪下来。第三步,用铅笔在中心圆的位置画出不同等分的横线或竖线。第四步,用刀子把这些横线划开,但不能划断。第五步,把不同颜色的纸条裁成相同的宽度。第六步,在纸条的花朵中间进行穿编,一上一下,它第二排穿编的时候和第一排交错,正好和它相反。师:大家都看明白了吗?谁能再来想一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也是用这样的方法编织成的呢?都用到了哪些材料?生:爷爷坐的藤椅,妈妈提的篮子,人们穿的衣服……(欣赏穿编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教师课前搜集大量的又针对性的穿编作品,供学生欣赏。师:在生活中,用编织的方法做出来的物品非常多,它们不仅装饰性强,还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