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主干知识中国古代史一、政治(一)从部族国家到中央集权国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秦国: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二)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与演变:起源(韩非、商鞅)、建立(秦始皇)、发展(汉武帝推恩令)、完善(唐三省六部制)、加强(宋太祖)、顶峰(清军机处)。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建立(秦始皇)、发展(唐太宗)、巩固(康熙帝)。二、经济(一)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传统农业:男耕女织、精耕细作、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二)传统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隋唐发明曲辕犁。手工业:明中期起,在一些行业,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商业:秦汉以来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隋唐大运河利于商业流通;宋朝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宽松,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出现长途贩运贸易和商帮,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外贸:西汉开通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唐朝在广州设置市舶使;宋朝海外贸易繁荣,远达非洲;明清朝贡贸易,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在广州实行一口通商。城市:唐朝市坊分开,宋朝市坊不分;明清时期出现专门的工商业城市。三、科技文化(一)思想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秦朝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的演变:春秋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战国孟子、荀子发展儒家思想汉代董仲舒发展儒家思想;宋代程颐、程颢、朱熹等借鉴佛道思想,创立程朱理学;宋陆九渊提出心学、明王阳明发展心学;明后期李贽挑战正统儒学;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二)科技1四大发明: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司南、指南针、火药。明末科技:《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四、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礼崩乐坏,宗法制、分封制逐步瓦解,一些诸侯国展开变法,在本国内推行中央集权制。经济:以男耕女织、精耕细作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文化:老子、孔子和百家争鸣五、明清时期(14-19世纪)政治: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内阁、军机处);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巩固(康熙帝)。经济: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传统农耕经济达到顶峰(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文化:以程朱理学为正统,出现王阳明心学;明末清初出现进步思想;出现《农政全书》、《本草纲目》等传统科技的总结著作;适应市民需要的小说非常繁荣。中国近代史一、列强侵华史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中日甲午甲午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5年日本发动华北事变1937-1945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二、中国人民抗争史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911年辛亥革命1919年五四运动1924-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1927-1936年土地革命战争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6-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三、中国人民探索史林则徐:睁眼看世界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2洪仁玕:《资政新篇》洋务派:中体西用,自强求富洋务运动:近代化的先导(或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早期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商战”思想康梁维新派:托古改制,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戊戌变法:追求政治民主;思想启蒙孙中山:三民主义、五权分立、民主共和辛亥革命:共和国、《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族资本家(张謇等):实业救国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民主和科学;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全民觉醒;后期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共产党: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为领导工人运动为工作中心;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三三制原则,实行普选;为和平建国,参与重庆谈判,签订《双十协定》,参加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四、近代化洋务运动:中体西用,引进西方科技,迈出近代化第一步(器物)戊戌变法:托古改制,以日本为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