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VIP免费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_第1页
1/8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_第2页
2/8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_第3页
3/8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自华夏子孙初次踏足于这片土地,声乐美学便成为国人民族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文艺更是其中之翘楚。而随着时代的不断更迭,戏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单一框架式的曲艺形式,上至唐诗宋词元曲,下衔近代的茶馆说书,乃至于现在极具特色的地方民歌,无不显示着中国人民对艺术的不断渴求。本文试图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探索中国民族声乐的独特美学特征,同时对各个时期的声乐表现形式及自身艺术特点做一个范围性的解读。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特征解读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古代以唐诗宋词元曲为代表且参杂各类表演形式的古典民族声乐表现形式;近代以茶馆说书形式,包括近代单一的演唱形式等在内的声乐表达方法,以及在进入到20世纪之后的现代民族声乐表演形式。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孕育出了一段又一段的民族乐章,古人们通过搜集各个不同区域的地方曲艺,集大成汇于一体,不断地整理、糅合、创造,驾驶着民族声乐艺术的车轮不断滚滚向前。可以说,中华人民对于民族声乐艺术的执着不单单是对于美学的渴求,更是国人对于这个古老民族声乐艺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世界声乐表现形式上,中国民族声乐艺术通过其自身独特的魅力,紧紧围绕民族发展的根基,不盲目跟风,做到以我为主,抓住中国人民的生活气息,表现出新时期承载华夏子孙独特艺术魅力的中国民族声乐。一美学基础之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的一点是,不论是世界上的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发展阶段。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美学的发展阶段可以追溯到青铜器发展的时代甚至更早以前。早在商周时期,打击乐器的出现使得当时的贵族阶级在日常生活中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舞蹈表演,而是开始试图通过声乐与舞蹈的糅合创造出一种更强烈的感官享受,而至此,民族声乐艺术开始逐渐出现在中国民族艺术的历史舞台上。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初期阶段,受到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感染,在当时,活跃在传统文化这一层面的代表学派则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及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在之后的民族声乐发展历程上,这两个富有哲学思想的学派对于那一时期的乐曲表现影响颇深,二者在不断的相互制约中渗入对方的思想,相互融合,在这个艺术萌芽的时期创造出极具哲学思想的民族音乐表现形式,最终奠定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基础。二在“感官思维”下的情感美学在古典民族音乐形式下,鉴别一首曲目的好坏不单是要有丰富的哲学思想,还应该兼顾诗词艺术美学,包括诗词内表达的情感、唱腔乃至于到后来要求演唱者应具有一定的文学造诣,在演出中能够很好的将诗词与情感融合,既能够达到那个时代的审美标准,又能够因人而异地照顾到观众们的情绪,实际上这体现了对于表演者极高的要求,亦是出于对高层次情感艺术表现形式的尊重。而当时梨园之内唱功高绝的戏子,往往受人追捧,她们具有相当的文学功底,能够读出一首词内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再辅以自身的演唱特点,从不同角度去演绎不同词曲,在反复的表演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自己特有的手势、身姿、唱腔等,而通过这些表现手法,表演者自身将情感全方位地渗入到一首曲中,将这首曲目淋漓尽致地展现给观众。诚然,这种表现形式极大化地强调了曲目自身的情感,能够将曲目自身携带的音乐价值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或许在某一角度上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民族音乐的特色,然而,亦是制约民族音乐发展滞后的框架之一。古典民族乐曲要求更多的是对于曲目自身的一个呈现,将曲目承载的情感发挥到极致的表现形式。相对而言,西方乐曲则更加重视表演者自身,他们看惯了单一的曲目表演,疲惫于常态曲目自身情感的展现,倡导表演者应该以自己的角度去演绎一首曲目,将自身情感作为一首曲目的音乐价值所在。鸦片战争的爆发带来的这种新的思潮,将东西方戏曲文化糅合之后推动中国民族音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近代的表演者们开始逐渐以自身的情感去驾驭一首曲目,人们开始从简单的“看人听曲”发展为后来的“辨曲识人”。简单的来讲,一首曲目所承载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