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设计-11大家排好队-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大家排好队》教学设计课题:<大家排好队>教学对象:(填写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版本人教版(部编)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以及这节课的价值)本课共设计了三个活动主题:还是排队好,哪些地方需要排队,怎样排好队,旨在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场所要排队,不插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而编写的,低年级法治意识的培养的关键就是建立规则意识。但是,在生活中,小学生在课间活动、上操、观看演出等场合都存在秩序混乱的现象。因此,上好这一课,引导他们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的好习惯,做到在公共场所排队。二、教学目标1.知道生活中许多地方都需要排队,认识排队的好处.2.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了解排队的基本行为规则,懂得遵守秩序在集体活动中的重要性.3.体会公共秩序和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养成排队等候的好习惯.三、学习者特征分析(简要说明学习者学习的起点以及学生学习风格)排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遇到的生活事件,但是,二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不强,他们的道德思维还处在前习俗阶段,他们的行为大多从自身的感受和自己的利益出发,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排队事件中遵守规则并养成好习惯,还需要坚持不懈的熏陶,反复教育.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观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道德思维还处在前俗阶段,要让他们养成规则意识比较困难.而本课的教学就是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体验和感受规则对生活的影响,从内心认同好生活需要规则和秩序.因此,上课开始,根据孩子们喜欢过节,喜欢热闹的特点,我设计了自觉排队日的话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教学内容。然后,指导看书上的的插图,说说不排队有哪些不好?学生这时的意识还是肤浅的,没有触动他们的心灵。在观看视频,听录音,看数据几个环节后,相信那些血淋淋的镜头和冰冷的数据已经对学生的灵魂产生强烈的震撼。所以,接下来的领奖环节就是对学生规则意识的检验。他们这时已经懂得排队的重要性,并能在不需要提醒的情况下,自觉排队领奖。师生合作演一演,让学生了解规则的公平性,加深对排队必要性的理解。最后,在拍手歌的音乐声中,强化了本课的重点,内化了规则的实用价值。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出重难点以及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教学重点:认识排队的好处,懂得从小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教学难点:体会公共秩序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明确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具体表现。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出课题,板书课题1、同学们,一年之中我们会过很多节日,你都知道哪些节日?可是,你们知道有一个节日叫“自觉排队日”吗?2、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排队?(鼓励孩子多想一些)1、引导学生看书上43页图片,说明不排队有哪些不好的地方?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二、授新(一)播放视频,视觉体验1、生活中为什么需要排队呢?根据认知,说说知道的节日。学生看书上插图,练习归纳,尽量说完整。让学生直观了解社会生活中很多场合都需要排队,并且在公共场所必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2、出示课件,播放视频。(上海外滩踩踏事件,学校踩踏事件视频)3、图片上的这些爸爸妈妈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他们的孩子哪去了?4、讨论:踩踏事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伤害?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踩踏事件的发生?5、听录音,看数据,再次体会踩踏事件对儿童的危害。6、看了刚才的画面和数据,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7、小结贴图:排好队、保安全(二)、奖励巩固,强化意识1、刚才同学们在发言的时候,都能按照秩序一个一个的发言,表现得真好,老师要奖励你们每人一个大拇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听录音,看数据,体会感悟。谈论看法,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言的同学上台血粼粼的惨剧让孩子们震惊,反面的教训激发起排队的意识,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数字更直观,更有说服力。在没有老指。请刚才发言的同学上台领奖。2、说说刚才他们都是怎么来领奖的?(强调排好队,有序领奖)3、鼓励更多孩子发言,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