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山镇贫困生资助工作总结谭山镇中心学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总结谭山镇义务教育学校(点)21所,其中寄宿制学校4所,在校学生4536人,寄宿学生1921人。20XX年秋季学期来,全镇贫困学生资助工作在县教育局、谭山镇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我们严格执行文件精神及相关工作要求,求真求实,探索创新,使该项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持续深入推进,使1390名中小学贫困学生因实实在在的资助而安心学习健康成长,党和国家惠农惠学之政得到了衷心拥戴。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一、高度重视,健全组织当前,随着社会发展不均衡,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的增多,学生的生活条件相差很大,贫困学生依然存在。这些贫困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牵动了各级政府、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障贫困学生入学学习、健康成长的精神,各级政府部门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搞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思想上高度重视,一致认为,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使其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惠民之举;是学习落实党的十七大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还是资助贫困学生工作走向成熟,迈进制度化、科学化、常规化的历史大跨越。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按照上级要求和便于工作的有效开展,随即成立了全镇中小学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由镇教育副镇长任组长;镇中心学校校长、镇财政所所长、镇中心学校财务工作员为副组长;全镇中小学21位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贫困学生资助评审1领导小组和贫困学生资助办公室,全面具体负责组织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调查、评审、公示、报批、发放、监管。各校以村书记、村组主职干部为主,相应组建有群众代表在列的领导、评审、管理机构,形成了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镇、校、村层级管理的运转体系,为整过资助工作的务实真实、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第1页共3页二、广泛宣传,全面摸排为是资助贫困生家喻户晓,我们通过过标语,校务公示栏及学校集会等形式对贫困生资助政策及工作流程情况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广泛深入宣传,让广大贫困学生、家长社会全方位了解惠学政策,熟悉贫困生资助申报程序,即家长提出申请、教师调查走访、评审委员会评审、社会公示、名册上报、资金发放、后期监管,从而营造了全社会关注贫困资助、关心贫困学生的良好氛围。为掌握贫困学生资助的第一手情况材料,学校要求班主任老师在接任新的班级后,要在一周内通过班会、调查、家访等形式,摸清学生的家庭生活经济情况,填写贫困学生调查表,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资助建议,上报政导处;政教处对全校待资助学生情况进行汇总,分类,提出资助意见,上报校长;校长办公会具体研究确定学生的资助意见,将基本情况上报镇中心学校;结合县下达的计划总数,镇中心学校根据各校上报情况,按人数比统一分配到校到村资助人员基数,反馈到校,各校进行二次摸排筛选,谭山中学就曾每村安排专人与村干部一道进组入户,专题调查摸排综合情况,就是尽最大可能为进入评审提供真实可靠材2料。三、三级会审,阳光透明按照规定的时间,由各校主导,组织召开有片、校、村主职干部及群众代表参加的候选贫困学生的三级评审会,依照政策标准,在评审中严格按照程序办事,做好评审会议记录,严把个人申请关、资助条件关、信息录入关、审核签字关,凡评审人员一一签字,对评审的结果予以负责认同。评审结果报镇评审领导小组审核认定后,严把公示公告关,在校务公示栏、人流醒目处张贴公示一周,设立咨询举报电话。评审工作的层层审核,层层把关,阳光下的公开公平透明运作,加之具有广泛代表性、权威性评审人员的求真负责态度,使整过资助工作的核心关键环节落到了实处,有效地防范了投诉、上访。四、强化责任,过必问责在贫困生资助工作中,镇评审领导小组明确实行谁签字谁负责层级责任制,即镇评审委员会对各校评审过程的公正性、第2页共3页合理性进行监督;片校村评审人员对评审公正结果负终责;各校校长对初审意见名册负责;班主任教师与学生家长对基本情况的真实负责。在资助工作开展中,镇中心学校负责人常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