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的扣位和铰链设计玩具的扣位和铰链是玩具设计中经常遇到的,其设计看似简单却有很多技巧和窍门。本文介绍了如何进行扣位和铰链设计。分析了其应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扣位设计扣位设计是体现一个设计师智慧与经验的能力设计。但扣位设计却不是一个绝对安全的设计,因为既然能够扣进去,也就能够弹出来,问题是弹出来的力量大小问题,而扣位结构的好坏还与注塑的过程有关,所以在设计扣位联接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加上一个安全措施,例如:打多一颗螺丝等等。扣位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塑胶件是可以有一定的变形的,而在变形以后又可以弹回来,这就是塑胶件的韧1生,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扣位是在硬质塑胶件中使用的。对于软性塑胶材料,如PVC等是无法运用的,因为软性材料弹性太好了,使得扣力不足,太易被拉出,但也不是所有软材料都不可以用。如:PP或者PE,因为这些材料有一定的强度,但对组合件有拉力测试要求时得JJ\心使用。2、扣位是通过变形后再复位而得以起到联接的作用,这就需要结构上一方面可以使得能够变形而不使塑料件损坏,另一方面可以有位置给它变形,并有足够的位置使得它能够复原为原来的形状。3、扣位扣住以后在受到扣力方向上的拉力时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的。此承受能力受两方面力量的限制,一是扣位的扣头胶料的机械承受能力,如超过这个承受能力,扣头会被损坏使得扣头折断而失去作用;二是扣位方向上的力经转换后变扣头的剪切力而使得两扣位身向外变形造成扣位脱出。如果扣头够大,则承受合理性破坏测试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扣位身变形而产生脱扣的情况。当然可以设计一个位以防止扣位身变形脱扣而达到扣位联接的作用。4、扣位联接是可以解扣的,即生产中出现问题时,可以在扣位扣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上施力而把扣位给解扣,这也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工程师研究产品性能时作用很大,也很方便。5、扣位在扣进方向的垂直方向上受力是很差的,这就出现在掉地测试或其它合理性破坏测试上,一个安全的措施很有必要。例如:打多一颗螺丝等等。6、扣位的材料是制件的一部分,而制件又是塑胶的(如:PS),所以扣位联接受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气候过冷时,制件会变脆,无法承受合理性破坏测试。7、可以预见,扣位的问题最大可能是悬壁粱。在合理破坏测试时,经常会发现。悬壁梁”的根部易断,这是所有悬壁梁的共同问题。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避免设计成又长又窄的悬壁梁。以下是一个最简单的扣位设计:说明:(1)扣位出模孔,这是为了方便扣位的扣出模,否则有可能使用行位,行位是模具制作中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内行位。(2)一定要有一个部位可以使得A、B两件相互抵触在一起(支承位),使A、B件可以沿扣位方向上下滑动。(3)扣位的扣头一定要有导滑结构以利于扣位进入扣槽。(4)扣头进入扣槽的变形位的余量,扣位就是利用这个余量来防止扣件反弹出来。(5)扣头的着力位,及被扣件的卡位,这两个配合位的配合要求一定要适当,否则扣力不足或者扣位不到位。扣位的种类很多,有圆形的,有半球头的等等,但原理—样。铰链设计学过塑料的都知道,聚丙烯(PP)可以靠自身的耐性做成薄料来作铰链,这是其中的一种,而在玩具业中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使得两个制件联结在一起,并使两个制件可以绕着联接轴转动,叫做铰链。首先是利用PP的高度定向薄料铰链:1、须保证料流的方向一致,使得铰链位料高度的定向,而具有强的折弯性能,即保证线性统一。我1门知道PP的分子链可以很长,可以认为铰链是由一条一条的丝组成,丝的特性是在丝的径向上拉力很好,而在垂直径向上折弯能力强,保证线性统一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如图箭头所示,料流由一边经过铰链位流到另一边。2、链的长度不能太长,一般15mm是比较好的选择,在确定长度时应考虑到折弯后的长度是否足够。3、铰链在刚注塑出来以后就得对铰链位折弯几次以增加它的韧性。4、在铰链位的下方应尽量取一个大的圆弧位,这样一方面可以防止滞流,而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对折在铰链的中间位置。5、铰链位的材料厚一般在0.25mm~0.55mm之间,一般来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