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1002-7602(2007)07-0026-03高寒地区客车防寒性能问题探讨杨新平(西安车辆厂客修事业部,陕西西安710086)��摘�要:介绍了我国北方高寒地区冬季客车冻害发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车辆防寒性能低的原因,提出了改善防寒性能的措施。关键词:高寒地区;客车;防寒中图分类号:U270.38+3���文献标识码:B��乌鲁木齐、哈尔滨、呼和浩特等铁路局局属客车运营在我国西北、东北、华北等高寒地区,这些地区冬季漫长而且寒冷,最低气温常在-20�以下,有时甚至达到-40�。在这种环境温度下,要保证客室温度达到铁道行业标准的要求难度相当大,同时,给排水系统配件冻坏的问题也极易发生,严重影响了客车的正常运营。因此,迫切需要对入厂检修的客车进行防寒采收稿日期:2006-09-01作者简介:杨新平(1969-),男,工程师。暖方面的加装改造。如何保证高寒地区客车良好的防寒性能应当作为客车厂修改造的重要课题。1�高寒地区客车运用现状1.1�冻害发生的主要部位根据高寒地区车辆段的统计,车辆给排水系统的故障率很高,且冻害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客车两端顶板内管系和水阀、厕所管系和水阀、排水管等部位。1.2�车内温度现状��RW25T553846号车的8个车轮踏面跳动值为0�2mm~0�35mm,4条轮对的动平衡值为56g�m~84g�m,由于2005年铁道部没有正式下发25T型客车检修标准,车辆段便直接借用25K型客车检修标准。由上述数据可知,车轮踏面跳动过大是造成轮对动平衡超差的主要原因。轮对动平衡值是高速车辆运行平稳性的一个重要指标,UIC813�2003规定了车轮轮面的径向跳动和轮对动态不平衡数值,见表1。表1�车轮轮面的径向跳动和轮对动态不平衡值(UIC813�2003)内�容车辆运行速度v/(km�h-1)v�120120200最大允许动态不平衡数值/(g�m)1257550车轮轮面的径向跳动/mm0�50�3�0�3上海车辆段对RW25T553844号车的所有轮对踏面进行了旋修处理,施修后各轮对车轮轮面的径向跳动值都在0�3mm以内。随后,对施修后的车辆再次进行了运行平稳性测试试验。2.3.3�第2次运行平稳性试验结果2005年4月29日,对T706次列车(上海�南京)RW25T553844号车进行了运行平稳性测试,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见,车辆运行平稳性指标明显优于第1次运行平稳性试验结果。车速超过100km/h后均对应于GB/T5599�1985规定的优级评价标准。图3�RW25T553844号车1位端垂向、横向平稳性试验结果3�结论车轮踏面跳动虽然只是车轮轮面的形位公差,但也是轮对动平衡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轮踏面跳动在检修时应当参照车辆运行速度所对应的轮面跳动标准严格控制,从而保证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品质。(编辑:田玉坤)�26��问题讨论铁道车辆�第45卷第7期2007年7月���(1)采用温水循环锅炉采暖系统的客车基本上都达不到TB/T1719�1998《客车独立温水采暖装置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即车外空气计算温度为-35�时,采暖装置需满足:①软卧车客室平均温度不低于20�,软座车、硬卧车客室平均温度不低于18�;②厕所和洗脸室内平均温度不低于10�;③各车走廊平均温度介于厕所和客室平均温度之间。(2)通过台顶板内温度较低,无论是电采暖系统还是温水采暖系统,基本都在0�以下。(3)厕洗间及顶板内水管结冰,易造成水管或水阀冻裂损坏,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2�低温冻害的原因分析2.1�采暖设备供热量不足燃煤锅炉独立温水采暖装置供热量不足且不稳定或电热器整车功率较低是造成车内温度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新型40kW燃煤锅炉独立温水采暖装置效率较低(自然通风时为63�8%,强迫通风时仅为57�1%),达不到规定的供热效果。特别是22型客车采用�63�5mm双排光管散热器,其散热面积为0�474m2/m,经长期的运用证明,该散热器散热能力较低,整车散热面积不够。2.2�车体平均传热系数K值偏大相关技术条件规定,车辆静止时车体传热系数K值不应大于下列数值:硬席车车体为1�16W/(m2�K),软席车车体为1�10W/(m2�K)。由于各工厂在生产时没有根据南北方的气候差异加以区分,而是按某型车统一图样、统一标准进行生产,采用了统一的K值,这样生产出来的车辆,在我国中部、南部地区适用的情况下,在北方高寒地区却不适用。影响车体传热系数K值的因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