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概况简介香格里拉县原为中甸县,因与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相仿而于2001年改名为香格里拉。香格里拉为藏语“香巴拉”的音译,意为“心中的明月”,是一片世外桃源的地方。Shangri-La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海拔三千多米,是一片世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从大理沿滇藏公路北行315公里,可达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甸县城中心镇,距昆明六百多公里,乘飞机一小时左右可达。这里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富集于此,因而这里也是国家八大黄金旅游热线之一。香格里拉有独特的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等景观,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共13个少数民族,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乌托邦”。在纳帕海观赏草原与湖水交融之景,徒步穿越虎跳峡,或是在普达措国家公园里漫步,都能欣赏到香格里拉的美景。文化香格里拉在现代词汇中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和乌托邦”的代名词。悠久的历史和各民族各自信仰的文化构成了香格里拉多元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民俗文化等等。阳光普照下的香格里拉和藏民的毡房、纳西族的木板房、汉民厚底尖顶的民居一道辉映眩目的光彩。各民族的人们自旧石器时代其就一起融洽得生活在这片乐土上,他们依旧保有各自的生活习惯。各民族之间虽然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差异并未给他们带来隔阂,藏民的赛马节到了,纳西人奏起音乐,彝族人跳起舞蹈,大家一起来为勇士助威。民族迪庆是云南唯一的藏族自治州,在这里随处可见驻扎在草甸上的毡房,走进藏民的家中,漂浮在空气中的酥油茶和青稞酒的味道令人垂涎。迪庆藏族的赛马节号称康巴英雄会,骏马长嘶,人声鼎沸,康巴各地藏族好手荟萃,热闹非常。除了藏族这一主要的民族外,香格里拉还居住着纳西族、傈僳、纳西、白、彝等25个少数民族,其中世代居住的就有9个。不同的民族沿袭着不同的服装、民俗、节日、歌舞等文化。藏族农历五月赛马会,藏历年的格冬节,纳西族二月初八的朝白水,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阔时节等,已成为当地的传统节日。宗教在香格里拉,各种宗教的融天然浑成,除了有主体的藏传佛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中原佛教、青教、道教、东巴教等多种宗教共同存在,它们各行其道、和睦共处。不论是藏传佛教的“归化寺”、“东竹林寺”和“寿国寺”,还是天主教的“茨中教堂”和“小维西教堂”,各自的信徒虔诚的参加诵经等仪式,体现出香格里拉“人神共处、天人合一”的民族文化。习惯禁忌藏族由于深受藏传佛教的影响,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露出佛教影响的痕迹。到藏区旅游,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各种风俗习惯。1、玛尼堆在藏族心目中是神的路标,上面的玛尼石雕刻着六字真言或佛像,是藏民的圣物。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藏民认为走反了方向会有罪过。不要随意拾取玛尼石,更不可坐在玛尼堆上。2、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3、藏族人不吃狗肉、猴肉、马肉和驴肉。4、不要乱摸小孩的头。5、在藏民家做客,请你喝茶或饮酒时,如果确实不能喝,要婉言谢绝。在接受哈达时,应该双手接过,如果对方直接戴在你的脖子上,请不要立即取下。6、近距离拍摄人物,尤其是僧侣、妇女时,一定要事先征得对方的同意,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许多寺庙在外面可以拍照,但是进入里面后,是不能拍照的,偷拍的后果十分严重。有些地方注明付款后才可拍摄,如有需要,请按当地规定执行。历史香格里拉县原名中甸县。“香格里拉”之名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在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其一直作为“净王”的最高境界而被广泛提及,在现代词汇中它又是“伊甸园、理想国、世外桃源、乌托邦”的代名,“香格里拉”是藏语“香巴拉”的音译。1933年美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在其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一块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这是一个有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