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车间一季度三化管理工作总结一季度,维修车间积极响应中心号召,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三化”管理工作,维修车间将“合理化建议”、“标准化操作”、“精细化管理使”作为车间管理的重中之重,使“三化”管理工作理念深入人心,下面就对一季度的“三化”管理做如下总结:一、合理化建议方面:维修车间在组织全员提合理化建议的过程中,本着重在落实的原则,加强过程控制,做到有建议、有评审、有整改、有验收,实现闭环管理。车间充分调动每一位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的积极性,每月组织员工提合理化建议,重点从生产管理、安全环保、节能降耗等方面查缺补漏。对所提合理化建议,都要有现状分析、有整改措施,并切实具有可操作性。车间每月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汇总分析,对切实可行的,完善落实方案,制定落实计划,明确完成时间、完成标准和责任人进行落实,车间主要负责人每月检查验收,一季度维修车间共提交合理化建议XX条,采纳XX条,其中中心采纳XX条,公司采纳XX条。二、标准化操作方面:各位领导:您们好!感谢各位领导来到检修车间光临指导,作为检修车间一名普通检修电工,能代表车间全体员工向各位领导汇报检修车间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一些感受,深感荣幸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检修车间被部确定为精细化管理试点单位后,在员工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但更多的是担心;精细化管理到底是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实施精细化管理后,自己的收入会不会减少?是不是被评为机会员工就可能下岗了?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各方面做得都很好,为什么还要搞精细化管理呢?这是当时车间员工的真实心态从那时起,车间领导每天都讲精细化管理的意义、目的。每天讲的全是精细化,经常搞培训,我们对这些高密度的学习、培训和考试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后来才知道这是宣传教育阶段时的硬性灌输、强制性学习,不采取这种强制灌输、强制性学习手段我们就无法实现思想观念上的转变。经过反复学习我们对精细化管理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理解到理解,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认识到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要发展,只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才会使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强大员工的利益也会不断的提高,才会有所保障。应该说精细化管理关系到每名员工的切身利益。在运行和正式实施中我的体会和感受是这样的:一、整理、清洁、规范给自身带来的益处过去我在生活上杂乱无章,不拘小节,工作中存在着诸多如工具、材料等等乱仍乱放的习惯性毛病,但是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从强制到自觉,真是变了一个人,回家里也主动收拾屋子,这些活过去我根本就不干,连媳妇都夸我变得出息了,立整了。虽然我和所有员工的文明行为收到了实际效果,但与精细化管理要求还有距离,但变化是实实在在的。通过定置管理厂区环境、班组环境、现场环境,小到每个人的更衣箱、水杯,大到设备都规范、整洁、有序,短短几个月就有如此大的变化,让我们感到吃惊,变化太快了,领导抓的紧,员工就得跑步前进,否则就会掉队。让我们每天都工作和生活在这样一个舒心的环境中心情更舒畅了、干劲更足了,再干不好工作真谁也对不起了。现在我们班组已经达到了人人都有事干事事都有人管、人人都能把每件事做好、每件事都有人考核的管理流程的要求。每次作业前都按工作程序去作业,虽然比过去麻烦了费时了,但是安全有了切实的保证,检修质量也提高了。以我们班为例,实施精细化管理后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在少油断路器机构解体检修、少油断路器、互感器、隔离开关等检修中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因为检修有了标准,有了工艺要求,有了制度的约束,不是你想不想这样干而是必须这样干,要求高了,标准高了,这就是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二、素养、准时、严谨使我的责任心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考核细则中“素养”一项内容包括业务水平、技能、言行举止、团结协作等方面。这些要求刚开始的时候很难适应,因为过去养成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乱仍烟头、敞胸露怀、不文明的口头语等等一下子很难改掉,所以这方面在考核中经常被扣分,很丢面子。我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改掉不良习惯,争当优秀员工。在这之后,在班里我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