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喜爱的好老师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哪一科的学习是否有兴趣,与学生对科任老师的喜爱有很大的关系,教师要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采取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手段,学生才会从心里真正地喜欢教师。教师成为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教学效果才会达到最优。新时代的教师,不仅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职责,还承担着塑造学生的理想和品德、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人格等任务,在这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是否被学生喜欢是导致教学效果优劣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学生喜欢上了老师,才会学得高兴,教师也才会教得愉快,教学效果才会最优,才能更好地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个性的目标。那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呢?一、挥洒自如上好课作为教师,要把课上好,课上得好才会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那么,教师在课堂上靠什么来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喜爱呢?1.靠讲课精神感染学生。教师讲课时的热情是教师内心对自己职业的热爱的外在体现。如果老师讲课没精打采,肯定不会吸引人;如果老师总是“满脸旧社会”,学生肯定懒得看你,还有什么吸引力?如果老师动不动就激动地训斥学生,精神倒是很饱满,但是那能吸引学生吗?所以,教师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讲课的过程中充满激情,融合本人个性、人品、气质和经验的真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调控课堂的气氛,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2.靠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学生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讲授,并保持知识的科学性,就叫深入浅出。教师做的工作主要是解释前人的成果,将这一成果的精髓传输给学生,但是这种解释必须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否则不要说深入浅出了,那干脆就是照本宣科。教师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拥有渊博的知识,用掌握的知识体系去理解、消化“抽象复杂的知识”,把需要讲解的重难点吃透,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艺术和教学方式,阐述成学生容易理解的话语,做到全面深入的吃透教材,不上无准备之课,不教无准备之学,精心备课,设计新颖,变教师为导师,学生才会愿学、乐学,教师的讲解才会对学生具有吸引力。3.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方法同样多种多样,目前课堂教学仍然存在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讲得多,多而杂,多而全,一讲到底;满堂灌;教学死板刻板呆板;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沉沉,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实践证明,注入式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负担重、质量差、脑子笨、能力弱。如果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目标的培养,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巧妙地提出问题,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启发教学的目的。到这时候,让学生喜欢你的愿望才算是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二、做学生的好朋友教师要以一颗平常心、爱子心,和学生一起走进知识的殿堂,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引导、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让学生从心底里觉得你是一个确实值得信赖的良师益友,一个值得依靠的长辈,一个引导他们走向成才之路的引路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影响,尤其是他们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遇到的最大困难和障碍,以便于在教学中既能面向全体,又能“因材施教”,照顾到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学会使用学生的语言,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听他们谈论,注意观察分析,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与学生沟通心灵,处处体察他们的情绪脉搏,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渐渐地,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心理阻隔就会消失,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只要永远用这份爱心不断探索,与学生不断沟通,互相交流,你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所喜欢。三、以身作则守信用其实,学生喜欢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为人的正直,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