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1/6课型新授课课题第3课《古代印度》年级九年级主备人备课时间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识记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2、识记印度森严的种姓制度内容与等级特点,并分析其影响;(重点、难点)5、佛教创立的时间、地点、创始人、教义等基本史实。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重点、难点)【课堂教学流程】【学案自学梳理知识】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自主学习,完成下列知识点。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古代印度位于今天的。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2)印度河发源于高原,流经今境内,入海,水量丰沛。(3)约公元前年左右,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由人建立的小国家。(4)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是在。它的首都是,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5)世界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起源于。人教部编(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2/62.森严的种姓制度(1)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它分为、、、四个等级。出了这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2)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佛教创立于公元前世纪,创始人,后被称为“”。(2)佛教提出“”,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公元前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和越南等国。【互助探究生成能力】任务二:【合作探究】简述古代印度文明兴起、强盛、衰落的过程;任务三:【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说出:材料一人教部编(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3/6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在内部逐渐产生了不同的等级,形成了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材料二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公牛和1头母牛。(1)古印度社会中存在的等级制度是什么?(2)材料中的“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分别属于哪些阶层,职责和义务分别是什么?(3)材料中地位最高和地位最低的分别是哪一阶层,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阅读教材说出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什么?并思考分析其对印度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任务四:【合作探究】从佛教产生的背景、教义等方面,分析佛教迅速发展和传播的原因。人教部编(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4/6【精讲点拨总结归纳】任务六:【动动手】动手制作本课知识结构图。【检测提升巩固新知】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流域是()A.印度河B.恒河C.尼罗河D.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2.(2018广东深圳期末)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后,在印度社会上形成的哪种制度与传统,给后世印度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A.建立众多奴隶制小国B.把印度被征服的原住民变成奴隶C.实行种姓制度D.实行重商轻农政策3.在古印度的《摩奴法典》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生物中最优秀的是动物,在动物中最优秀的是有理性的动物,在一切有理性的动物中最优秀的是人,在一切人中间最优秀的是_____。”这段话的横线处内容应是()人教部编(2018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导学案(无答案)5/6A.刹帝利B.婆罗门C.吠舍D.首陀罗4.在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在城里拥有自己的住房,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个等级()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5.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国王之一,在位时期印度达到全盛。他在印度种姓制度中所属的等级应该是()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6.下图所示为印度的某种制度,它的实质是()A.维护奴隶主利益的严格的等级制度B.维护平民利益的民主制度C.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的制度D.该制度下,人人平等,没有阶级之分7.下列对印度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B.是古印度在向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