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雨水收集池位于厂区最北端西北角,池基础底板长边17.70米,宽14.70米,两面紧靠区围墙边水沟,一侧紧靠马路边水沟,且三侧水沟均有流水,另一侧靠近取水泵房,旁边有管道从取水泵房通向给水净化站水池。开挖底标高为-7.55米,其中集水坑开挖底标高为-8.05米,场地西高东低。二、土方开挖1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一台反铲挖掘机开挖并装车运土。2土方开挖前,将施工地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清理完毕,对原有电线及管道移位,不能移位时应采取固定措施,保证电线及管道正常工作。3准备工作⑴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召开土方开挖技术交流会,明确土方开挖的技术要求和各项保障措施。⑵本工程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挖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⑶在夜间施工时,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⑷制定土方开挖顺序,确定土方开挖标高的控制方法。⑸检查基底标高,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⑹落实安全、文明施工的保证措施。⑺落实排水机具,准备好夜间照明。⑻办完出渣土手续,落实出土点。⑼地下障碍物已清除,地下情况已了解清楚。4土方开挖的流向及挖掘方法⑴本工程投入一台挖机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本工程土方量大,施工现场场地狭小,无法堆放,并考虑到施工安全,故挖出的土方采用卡车全部运出场外指定地点堆放,待回填时再从场外运土回填。⑵挖掘机从基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式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⑶鉴于本工程挖土深度较大,拟采用分层开挖,原地面标高至-3.55米为第一层,-3.55米至-7.55为第二层,靠近马路一侧中间留出0.90米工作平台,第一台阶放坡系数为1:0.5,第二台阶放坡系数为1:0.6,其余三侧放坡系数均按1:0.75,土方挖出后人工跟上沿台阶修平,修出土方机械带走。⑷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3米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做好基坑支撑准备,以防塌陷。⑸开挖基坑不得挖至设计标高,如不能准确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时,根据图纸要求预留出20cm土用人工铲除,将余土铲至挖土机伸壁范围内运走。总的机械挖土采用一次到底开挖方法。凡机械挖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开挖。⑹挖土至图纸设计标高时,要进行验土,特别是暗浜处的土,要认真查验,发现质量问题要及时与有关单位联系商量采取加固措施。⑺开挖路线顺序:见附图2⑻加强挖土指挥,防止超挖。5土方开挖质量控制与安全文明施工⑴质量措施土方开挖严禁超深,如确因无法避免造成的超挖,应用素混凝土或砂砾填实,不得回填虚土。坑底约20cm厚最后土方采用人工挖除,防止或减小机械挖土时对地基土的扰动。已开挖至设计标高的基坑区应即时浇筑垫层,严禁任意扰动。开挖过程中加强监测,及时反馈凸起回弹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发生。根据当前正处于雨季及地下水位情况,基坑底根据地下位情况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基坑底每边工作面应加宽,工作面按每边超出基础边800mm,以留出排水沟和集水井位置排除坑内积水,施工过程中应及时疏通,防止堵塞。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造成边坡塌方。土方开挖自上而下分段分层、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避免先挖坡脚,造成坡体失稳。相邻基坑开挖时,采用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及时做好基础,尽量防止对基底的扰动。⑵安全措施1、成品保护:对已挖好的边坡进行保护,边坡采用防雨布进行覆盖压紧,基坑顶部防雨布应伸至旁边水沟内或延伸至基坑顶面1.50米,防止雨淋导致边坡失稳,基坑底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下雨时应有专人看守并负责抽水,下雨时应停止作业,雨后先观察边坡情况,确定稳定可靠时再进行土方施工。开挖时应以不破坏原有水沟为原则,因原有老水沟部分风化腐蚀严重,部分水沟内面砂浆破坏,为防止开挖后流水从沟底或沟壁渗水至基坑内,需对原有老水沟内面进行修复,可采用1:2水泥砂浆对水沟内面进行抹面防水或采取防雨布覆盖沟底及内面,以保证水沟内流水不渗入基坑。2、安全维护措施:挖机作业时对相邻路段进行封闭,采用,48钢管搭设栏杆,并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