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会说话和会听话”中得到的启示王峰我看过一篇文章叫《会说话和会听话》,“其中有这样的一段话:一个人学会说话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听话,这两个结合起来才叫会说话。说话是为了交流,不是一个人的事。会说话是为了正确的表达我们的内心思想。”人与人的交流,有时并不需要讲很多的话,只要耐心的听,理解接受,赞同别人的态度,也就是会听就可以了。教师和学生又何尚不是如此呢?教师上课时的语言技巧,讲课方法艺术,怎样深入浅出,让学生听得懂,容易理解,这就要教师会说话,学生能听懂老师讲的课,这说明学生会听话。但有时候要让学生光听不说是不行的,必须讲出其中道理,才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就要学生会说话。会说话和会听话是相互联系的。为什么课堂上有的学生听懂了,有的听不懂呢?这是因为那些同学不会听。但也有不少的同学听懂了,自己会做题但说不出道理,这就是不会说的表现,有的学生即会做也会讲,这说明他会听也会说。会说话和会听话都不是天生的,这需要后天的培养。教师应在平时讲课的时候有目的的去教给学生听和说的方法,通过逐步的训练和积累来达到会听会说的目的。一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学校,社会是分不开的,但影响最大的还是老师。因此,老师的责任重大。一个老师在授课的时候,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讲课方式和特点。久而久之,老师的风格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讲课时切忌重复罗嗦,该讲的一定要讲,语言要清晰,条理要清楚,逻辑思维要连贯,重点,关键的部分要强调。可以用语言的抑扬顿挫让学生明白:这里很重要。但不要讲得太多,太多会把重点,关键的地方忽略,也没有轻重之分了。同样在给学生做思想工作时,也要讲究方法,解决矛盾时要像法官一样去听。要在学生的心态平和的时候才能起到作用,否则是没有意义的。以心换心,以理服人。“会说话”和“会听话”对我们老师来说是一个长期必修的课题,对学生来说是人生必学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