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献礼之——致双亲: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活动目的】1、让学生深切感悟父母的艰辛,感悟父母的爱,懂得感激父母。2、架设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桥梁,让学生融洽地与父母相处。3、潜移默化地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懒散娇,等靠要)。【活动过程】课前准备:周末回家看一眼父母的眼睛,摸一摸父母的手,为父母洗一次手或脚或头发……并写下你的感想。一、导入1、营造氛围:欣赏歌曲《母亲》(罗大佑)你如此端详的/这张迷惑的脸/和那历经风雨/和冰霜寂寞的眼/寒冷的冬天/怕你在夜里着凉温暖的春天/是你年幼的阳光/绵延里跌跌撞撞谁的成长/是个熟悉的身影/又出现你的身旁无言的牵挂中/想你在世间流浪/孤单的思念中/盼你往归途遥望/母亲的怀中是个/蓝蓝的海洋抚育了你/终于成青春的脸庞/挥挥手告别的/光阴不再回头/抬头看看那苍老/的目光依旧温柔童年的旧事绵绵/如岁月停留/片片的拾回是终于/拥抱你的手2、导言3’:中国自古就有“孝”的传统。二十四孝的故事广为流传。当代有田世国捐肾救母,王凯、王锐兄弟自制房车拉着母亲周游华夏等等。人们说“大恩不敢言报”,但父母的恩情却是不可不报的,我们应该用行动来回报。下面我想通过几个短片,让同学们狠狠地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大爱。二、念亲恩(一)感受亲情观看视频。1、《一位父亲的独白》;2、《心无间》;3、《游子吟》(二)亲情故事我们与父母一起生活多年,一定会有让你难忘的故事,你愿意和我们分享你的亲情故事吗?小故事《一碗云吞》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东西?”“可是,可是我,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老婆婆说,“我们不认识,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回去!”第1页(共2页)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三)交流互动调查问答:你对父母知多少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你知道父母最喜欢吃什么菜吗?你知道父母穿多大号的鞋吗?话题2:你如何理解新时代的孝孝就是……三、致双亲:我拿什么奉献给你1、让爱读得到(或听得见):写给父母的话(学生写好短信,由老师按“发送”键)2、让爱看得见:我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帮忙做家务;学会独立,小事自己做;父母有病,体贴关怀;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四、小结1、班主任点评2、视频《弟子规》3、齐唱《念亲恩》五、活动拓展(倡议)1、开展报答父母的恩情的实际活动2、开展以“六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为主题的向父母献真情活动。第2页(共2页)